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 编号:20096923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26张ppt含内嵌视频)

日期:2024-05-16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丝绸之路,西域,张骞,路线,陆上,出使
预览图 9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课件网) 课前预习问题清单 1.阅读课本第一目找出并思考: (1)丝绸之路标志性事件的时间、目的、原因影响; (2)结合纲要回顾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2.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二目找出: (1)“草原丝绸之路”的路线、影响; (2)“西南丝绸之路”的路线、影响; (3)“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影响 3.阅读课本第三目,找出: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表现及影响。 视频中提到的这些水果蔬菜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 由古代商路———(海陆)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从时空观念认识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影响。 2.从史料实证角度,结合特定的时空背景,分析陆上丝绸之路渐衰、海上丝绸之路渐盛的原因。 3.从历史解释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史料,通过古代商路上的东西文化交流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体会构建“一带一路”建设的当代价值。 一、丝绸之路 狭义的丝路: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广义的丝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包括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 (一)概念: 【学习拓展】P54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提出“丝绸之路”概念 特指“陆上丝绸之路” ①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课前提示P49】 ②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二)地位: ———根据周伟洲、丁景泰《丝绸之路大辞典》内容绘制 陆上丝绸之路 兴起 鼎盛 衰落 路线 商贸货物 元朝 明清 长安-新疆-中亚、西亚、南亚 西汉 隋唐 唐中期 任务:结合材料和教材,自主梳理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概况。 渐趋 下降 丝绸 丝织品 再度复兴 (三)概况 1.陆上丝绸之路 标志性事件:张骞通西域 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募人出使大月氏,张骞应募出使。……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流畅,贸易大盛。后来印度佛教输入,就是取道西域的。张骞是西汉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个使者,他的勇敢、坚忍的品质为后人所传颂。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时间 目的 结果 公元前138年 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 直接的外交目的并未实现;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一、丝绸之路 (三)概况 ———1.陆上丝绸之路 (1)开通———汉朝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匈奴———葱岭———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康居(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大月氏 思考点:张骞通西域为何被称为“凿空西域”? ①张骞之前已有丝绸之路,但无固定路线、断断续续、少为人知,此举实为“创举”。 ②张骞通西域前后,丝绸之路的交通、贸易,在规模、稳定性和影响力上不可同日而语。 材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把张骞之交通西域誉称为“凿空”,因为古代称对未知领域探险为凿空,空,同孔,凿空,即凿孔,这是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说张骞出使西域,使双方都互有了解,打开了双方交流之路,丝绸之路也从此成为了国家的正规的中西通途。 意义:此次出使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地位:开辟中西交通道路,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政治: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经济:促进丝绸之路畅通和贸易的繁荣,促进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