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透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复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 物理上册★★ 知识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 1. 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这样的镜片是凸透镜。 (2)凹透镜: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这样的镜片是凹透镜。 (3)薄透镜: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作薄透镜。 (a)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 (b)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 2. 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作主光轴(简称光轴)。 (2)光心: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作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知识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 1.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1)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 (2)与透镜主光轴不平行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通过透镜后也是会聚的。 知识二 透镜对光的作用 2.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1)与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通过透镜后会发散。 (2)与透镜主光轴不平行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通过透镜后也是发散。(与入射光线比) 知识二 透镜对光的作用 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焦点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2)焦距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用 f 表示。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知识三 焦点和焦距 知识三 焦点和焦距 2.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焦点 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作焦点F。 凹透镜有两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2)焦距 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用 f 表示。凹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发散作用越强。 3.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知识三 焦点和焦距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4.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知识三 焦点和焦距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3)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AC.由图可知,图甲中间薄,两边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C错误; BD.由图可知,图乙中间厚,两边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D正确。故选D。 【例题1】如图中有两个不同的镜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镜片为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图乙中的镜片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图甲中的镜片为凸透镜,对光线发散有作用 D.图乙中的镜片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典例剖析 一、透镜与透镜对光的作用 【例题2】如图所示为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B AB.从焦点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故A错误,B正确; CD.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过异侧焦点,反射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应用虚线表示,故CD错误。 故选B。 A B C D 典例剖析 一、透镜与透镜对光的作用 会聚作用≠光一定会聚,发散作用≠光一定发散 会聚作用是指能使光汇拢,但汇拢后的光不一定会变成会聚光。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使通过它的一束光发散程度变小了,但该光束依然发散。 发散作用是指能使光发散,但发散后的光并不一定是发散光。如图乙所示,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