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麻雀》 一、教材分析 《麻雀》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文章通过描述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力量。本课所在的单元主题是“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本文旨在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如何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叙述事件,并能够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丰富文章的细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摇撼”、“挓挲”、“无可奈何”等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朗读指导等多种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事情写清楚的。培养学生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角色替换等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爱的力量,理解并同情弱小者,不畏惧庞然大物。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应用与创新:运用所学方法,尝试描述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体现爱与勇气的事情,注重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细节描写,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 重点: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爱的力量。 四、教学难点 难点:体尝试描述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体现爱与勇气的事情。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将充满爱与勇气。在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正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阳光洒在你的脸上,微风轻轻吹过。突然,你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声音,你睁开眼睛,发现是一只小麻雀……(停顿,让学生想象) 教师:(学生睁开眼睛后)好,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实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麻雀》。 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爱的力量,理解并同情弱小者,不畏惧庞然大物。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课内探究 教师:(板书课题《麻雀》)首先,我们来齐读课题。 学生:(齐声)《麻雀》! 教师:很好,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你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同时,思考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好,时间到。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教师: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比如“摇撼”,谁能告诉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学生:(举手)是指摇动得很厉害。 教师:很好,那“挓挲”呢? 学生:(思考后举手)是指张开、伸开的意思。 教师:非常棒!那“无可奈何”呢? 学生:(齐声)是指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 教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好。现在,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这些词语,加深印象。 (学生齐读生字词) 教师:好,接下来我们回到课文。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三个主要角色,并说说它们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举手)课文中的三个主要角色是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老麻雀给我留下了勇敢、坚强的印象;小麻雀很弱小、无助;猎狗则很凶猛。 教师:非常好,你概括得很准确。现在,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是如何体现它们的特点的。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好,时间到。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的发现。 学生:(举手)我找到了描写老麻雀的句子:“突然,它的身子变得僵硬,像一块石头,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