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物态变化》章节测试卷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白居易在《暮江吟》这首诗中写到“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其中露珠的形成是(  ) A.凝固现象 B.凝华现象 C.液化现象 D.汽化现象 2.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成了水蒸气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3.下列和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口中会冒出白雾,这是汽化现象 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C.苹果长时间放置后表皮干燥,说明汽化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氢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汽化,作为燃料储存在火箭里 4.“漓江饮马欲何之,不尽芒山烟雨迷",烟雨漓江上“白雾"的形成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5.天气预报说北方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昆明地区将会有一场小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到冷空气迅速熔化形成降雨 B.雨后操场上的水消失是水的汽化 C.淋雨后容易感冒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升华吸热而受凉 D.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6.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下列诗词分析正确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小令纤指鸣飞雹,却遣红檀趁落梅”,雹的形成需要放出热量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需要吸热 D.“细雨蒙蒙江雾昏,坐曹聊且免泥奔”,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7.铁的熔点为1525℃,能大致反映铁水浇铸成铁部件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8.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夏天吃冰棍解热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D.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9.下列对物质的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 A.农家厨房烟囱冒出的“炊烟”是气态 B.夏天,饮料里冒的气泡为液态 C.空中弥漫的“雾气”是液态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气态 10.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其中霜的形成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汽化 二、多选题 11.某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固体物质是非晶体 B.第5min,该固体物质开始熔化 C.该固体物质在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固体物质有熔点且熔点是80℃ 12.下列做法,能够减慢水分蒸发的是(  ) A.蔬菜装入保鲜袋 B.粮食晒在阳光下 C.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D.水果放在冰箱里 13.小林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酒精 -114 78.5 铝 660 2327 碘 113.5 184.4 铜 1083 2595 水银 -38.8 357 A.90℃的碘不会升华 B.零下10℃的酒精也能汽化 C.零下20℃的水银是液态的 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 14.对以下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清晨,露珠的形成②烧开水的水壶嘴里冒出的“白气”③初春,正在消融的冰凌④寒冬,室外冰冻衣服晾干 A.①、②物态变化相同,其形成过程都需要放热 B.③、④物态变化相同,其变化过程都需要吸热 C.②中“热气”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