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4分,) 1.化学是21世纪最有创造力的中心学科之一。下列课题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 B.新型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C.新型药物分子的研制 D.“天宫”空间站轨道的研究 2.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 B C D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关键,有关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毒、无害的固体块状药品可以用手直接接触 B.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白糖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固体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坏 B.蔗糖溶解 C.粉碎大理石 D.水滴石穿 5.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火上浇油 B.刻舟求剑 C.铁杵成针 D.滴水成冰 6.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 B.液态氧 C.五氧化二磷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8.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9.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金刚石 C.氯化钠 D.蒸馏水 10.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1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12.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氦气不能———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一滴水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分子变大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和原子、分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 B.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4.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液态氧是无色的,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可以溶解于水 15.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套装置能使实验更加环保 B.实验中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点燃硫粉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膨胀后收缩 D.将水换为细沙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16.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向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一些二氧化锰,立即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过氧化氢使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 C.反应物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不属于分解反应 D.二氧化锰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 17.在下图中选择适合的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_____;d._____;f._____;g._____。 (2)取用固体试剂时用_____;量取28 mL的液体用_____;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____;加热试管里的试剂应使用_____。(填字母) 18.折断铁丝是_____变化,这是因为_____,铁丝生锈是_____变化,这是因为_____. 19.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_____(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氮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_____(填字母)。 A.焚烧秸秆 B.用太阳能发电 C.大量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