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第2课时 透镜的应用 【基础作业】 放大镜 1.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必须放在 ( ) A.焦点以内 B.焦点上 C.焦点和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以外 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使看到的字更大些,应使 (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照相机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一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15 cm,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人像,人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 cm,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4.关于眼睛和照相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眼睛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眼睛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远近不同的物体成清晰的像时,眼睛是通过改变焦距,照相机是通过改变镜头与底片的距离 显微镜 5.如图所示的是某显微镜内部部分光路图,F为焦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目镜是   (选填“凹”或“凸”)透镜。 6.我们要观察植物的细胞,应选用 ( )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显微镜 D.凹面镜 望远镜 7.如图所示的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的物镜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镜头;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很多,主要目的是   。 【能力作业】 8.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 cm和10 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 A.f=5 cm、h=10 cm B.f=10 cm、h=12 cm C.f=5 cm、h=12 cm D.f=10 cm、h=6 cm 9.如图所示的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 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 10.图为一种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O1为物镜光心,F1为物镜焦点,O2为目镜的光心,F2为目镜的焦点。用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时: (1)AB经物镜成一个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A'B'。此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AB离物镜的距离u与物镜焦距f的大小满足的关系是   (选填“u2f”)。物体AB远离物镜时,经物镜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画出光线a、b经目镜折射后的光线。 【素养作业】 11.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放大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思考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A 2.B 3.大于 实 4.D 5.凸 6.C 7.照相机 使像更清晰 能力作业 8.D 9.A 10.(1)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2)u>2f 变小 (3)答: 素养作业 11.答:放大镜是凸透镜,若焦距大的靠近物体,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