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 人教版(2024) / 五年级上册 / 2 位置 / 编号:21471268

第二单元《位置》(选择题篇三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9-22 科目:小学数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表示,位置,平移,用数,列数,行数
预览图 0
第二单元 位置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五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1、竖排为列,横排为行;确定列数时,要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时,要从前往后数。 2、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 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在书写时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列数,行数) 1、用数对可以表示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2、行和列的交点,就是物体所在的位置。 3、在同一平面图上, 两个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物体在同一列; 两个数对的第二个数相同→物体在同一行。 4、在方格纸上,图形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 向左平移,列数减去平移的格数; 向右平移,列数加上平移的格数; 向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平移的格数; 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平移的格数。 【典例精讲1】.(23-24五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答案】C 【分析】用数对表示数,一般前一个数字表示列数,后一个数字表示行数; 由此在坐标系中找出这3点的位置,可发现A点和B点是在同一列,而C点和B点在同一行,连接后∠B应该是直角,据此判断即可。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数对表示数和三角形形状的理解,一般用数对表示数时,前面的数表示列数,后面的数表示行数;而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三个点的位置如图: 所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典例精讲2】.(23-24五年级上·福建莆田·期末)小聪、小明、小南、小北四位同学的座位如图所示,已知小聪的座位在(3,2)处,小聪的座位在图中的点( )处。 A.H B.M C.K D.W 【答案】D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已知小聪的座位在(3,2)处,也就是在第3列,第2行,所以小聪的座位在图中的点W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已知小聪的座位在(3,2)处,所以小聪的座位在图中的点W处。 故答案为:D 【题例精讲3】.(23-24五年级上·重庆·期中)如图,点M的位置用数对(1,2)表示,将点M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此时点M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 A.(4,1) B.(4,4) C.(3,5) D.(5,3)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知,点M的位置用数对(1,2)表示,将点M先向上平移3格,此时点M的行数为2+3=5;再向右平移2格,此时点M的列数为1+2=3,再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3=5 1+2=3 则点M的位置用数对(1,2)表示,将点M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此时点M的位置用数对表示(3,5)。 故答案为:C 学校:_____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22-23五年级上·河南周口·阶段练习)将下图中的三角形向左平移3格后,平移后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2,4) B.(1,4) C.(4,2) D.(4,1) 2.(23-24五年级上·山西长治·期末)在学校组织的广播操比赛中,玲玲班级的队列是一个正方形。如果玲玲在队中的位置是(5,6),那么玲玲班级的人数至少是( )。 A.25 B.30 C.36 D.不能确实 3.(23-24五年级上·山西长治·期中)如下图,如果x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3)。那么y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4,4) B.(4,5) C.(5,4) D.(5,5) 4.(23-24五年级上·福建莆田·期末)教室里,小芳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5,6)。在安排大扫除时,劳动委员说:“小芳这一行的同学扫地。”坐在下面( )位置上的同学都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