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1 延续文化血脉 5.2 凝聚价值追求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1 正视发展挑战 6.2 共筑生命家园 单元导语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综述: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新奇迹,为人类文明注入了新活力。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得到全面提升。“五位 一 体是本册是内在逻辑线索。 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单元,记好关键词,搞清概念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思考:视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023年地球怎么了? 人类真的需要改变气候了,气候如果持续这种状态下去,那么未来的严峻性会更大,不仅是高温的“沸腾”模式,干旱,降雨等问题也会连续性的发展。该如何拯救您,我们共同的地球母亲?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6.2 共筑生命家园 1.政治认同:认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道德修养: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意识和能力。 3.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重难难点: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学习目标: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4.落实低碳生活 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落实具体行动? 5.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6.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天星桥(节选) 梁衡 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有机的结合。你看石临水巧妆,极尽其态,因水而灵;水绕石弄影,曲尽其媚,因水而秀;而这树呢,抱坚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绿云,幻化出一团浓烈的生命。这种生命的力量和美感充盈在这条不大的山谷之中,令你流连忘返,回肠荡气。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运用你的经验 下面是一位同学摘录的诗文,让我们大声朗读并感受它们的意境。 阅读下列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 土 水 氧气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自然 人类 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避免伤害,作出必要 的补偿和修复。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地球向人类发出警告,给我们什么启示?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沿海城市被淹 极端天气频繁 干旱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火灾 来自大自然的惩罚: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草原退化 过度开采地下水 造成地面塌陷 过度放牧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P8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01 02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