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二)(教科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得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26分) 1.通过敲击铝片琴,晓光猜测:铝片琴发出的音高变化可能与_____有关。 2.根据食物的来源,把食物分成_____和_____两类。 3.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轻微的声音,它都会_____。 4.如图所示,从三个不同斜坡的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被撞击后滑行距离最远的是_____,由此说明坡度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就越_____(填“近”或“远”)。 5.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按住音叉,声音停止,这说明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_____有关。 6.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它是以_____的形式传播的。 7.处于“平衡膳食宝塔”最高层的是_____。 8.苹果在身体里“旅行”到达的第一个消化器官是_____。 9.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_____。 10.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_____表示,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选择题(28分) 11.下列做法中,( )会发出声音。 A.拉伸橡皮筋 B.用手按压鼓面 C.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12.下面声音中,刺耳的是( )。 A.朗朗的读书声 B.巨大的爆炸声 C.小溪的流水声 13.在桌面上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如图),绳子多长比较合适? ( ) A.小车运动到接近终点,垫圈碰到地面 B.小车在起点时,垫圈刚好碰到地面 C.小车运动到终点,垫圈接近地面 14.将正在发声的闹钟密闭在玻璃罩内,然后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闹钟声音由强变弱。这个实验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 A.声音强弱与发声物体的远近有关吗? B.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没有关系? C.隔着玻璃罩还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吗? 15.如右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 B.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 C.泡沫球被弹开的快慢不同 16.弹拨琴弦时,要使琴弦发出的声音更强,我们可以( )。 A.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 B.把琴弦拉紧一些 C.换更粗的琴弦 17.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气时,吸入的空气从鼻子进入( )。 A.口腔 B.气管 C.肠胃 18.如图所示,丽丽同学自制模型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变鼓了,此时胸胞是( )的。 A.扩张 B.收缩 C.拉伸 19.在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呼气的时候要捏紧袋口,避免漏气 B.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 C.在测量下一次之前,将测量袋往充气的方向卷,直到排出所有气体 20.科学小组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他们将碘酒滴在食物上,现象如下表: 食物名称 白米饭 西红柿 马铃薯 颜色变化 蓝黑色 不变色 深蓝色 根据检测结果,食物中不含淀粉的是( )。 A.白米饭 B.西红柿 C.马铃薯 21.我们的牙齿中( )是用来咀嚼食物的。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22.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应该( )。 A.小于桌子的高度 B.约等于桌子的高度 C.大于桌子的高度 23.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这个问题时,下列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中,更合理的是( )。 A.1圈、2圈、3圈 B.1圈、6圈、11圈 C.6圈、12圈、24 圈 24.在模拟搬运重物的实验中,物体越重,托盘中需要放的垫圈就越多。这说明物体越重,产生的摩擦力(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三、判断题(10分) 25.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 26.生活中的声音丰富多彩,在不同地方可以听到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 27.鼓膜很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