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里特色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10月25日返回东风着落场。完成1、2题。 1.飞船发射时,地球上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 ) A.不到1/2 B.接近1/2 C.约为2/3 D.超过4/5 2.飞船返回时,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可( ) A.规划飞船返回路线 B.传输航天科考信息 C.获取飞船着落地点 D.评估航天科考成果 我国已建成4个南极科考站。下表为科考站的部分资料、下图为科考站的分布图。完成3、4题。 科考站 建站时间 海拔高度 建筑面积 使用状况 长城站(约62°S,59°W) 1985.2 10m 4200m2 常年科考站 中山站(约69.5°S,765°E) 1989.2 11m 2700m2 常年科考站 昆仑站(约80.5°S,77°E) 2009.1 4087m 559m2 目前为度夏科考站 泰山站(约74°S,77°E) 2014.2 2621m 1000m2 主要在南极夏天使用科考站 3.下列关于4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城站极昼期短于极夜期 B.昆仑站的自转角速度最大 C.中山站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D.泰山站位于长城站东南方 4.与昆仑站、泰山站相比,长城站和中山站成为我国常年南极科考站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地区 B.均温相对较高 C.建筑面积较大 D.建站技术进步 下图为地质工作者野外考察时拍摄的地貌照片图。完成5、6题。 5.根据照片判断,该地的构造地貌为( ) A.褶皱山 B.断块山 C.背斜谷 D.地堑谷 6.该地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流水侵蚀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实线表示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板块名称正确的是( ) A.甲-欧亚板块、乙-太平洋板块 B.乙-印度洋板块、丙-欧亚板块 C.丙-太平洋板块、丁-南极洲板块 D.丁-印度洋板块、甲-太平洋板块 8.图中戊处的海底地形多是( ) A.海沟 B.海岭 C.裂谷 D.洋盆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1日9时23分,我国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约39°N,74.5°E)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4km。目前中国等国家建有或开发了地震预警应用程序,在监测范围内发生震动时向智能手机发出警告,为公众提供宝贵的秒数时间。完成9、10题。 9.本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10.地震预警应用程序可向公众的智能手机发出警告,主要是( ) A.人类已可预报地震 B.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 C.我国测报技术先进 D.电波比地震波速度快 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图1)自西北向东南分布有三个黄土带,分别是甲(沙黄土带)、乙(典型黄土带)、丙(黏黄土带)。图2为该地区某地的地貌景观图。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形成图1中黄土带黄土粒径分选性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状况 B.地形起伏 C.径流速度 D.风力强弱 12.塑造图2中“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图,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为2hpa。完成13、14题。 13.若要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标注气压值,则下列标注正确的为( ) A.①-1000 B.②-1012 C.③-504 D.④-510 14.图中⑤地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北风 C.东南风 D.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