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特异性免疫 一、选择题 1.人体的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下列与另外三种免疫方式不同的是( ) A.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B.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2.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免疫细胞均能识别新型冠状病毒 B.图示表示体液免疫过程,细胞b只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 C.当新型冠状病毒再次入侵人体时,细胞d会直接产生大量物质乙 D.物质甲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细胞c,使其细胞周期变短 3.(2024·江西1月适应性测试)体液免疫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人体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所引发的应答为初次应答,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引发的应答为再次应答,一般规律见图。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初次接种某种疫苗引发的免疫应答不一定是初次应答 B.过敏时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应答是再次应答 C.体液免疫过程中,部分抗原被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 D.再次应答时,产生迅速、高效和持久免疫作用的原因是体内还存在初次应答产生的浆细胞 4.人细胞表面的TLR4受体一般能够识别细菌,进而介导机体清除细菌。而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可与TLR4受体识别并结合,这样免疫系统会认为病原体是细菌而不是病毒,造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逃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和细菌都含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B.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激活机体特异性免疫的抗原 C.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逃逸原因是人体内没有产生特异性免疫 D.被感染者体内新型冠状病毒的清除不需要非特异性免疫参与 5.(2024·山东德州模拟)IgM和IgG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两种抗体,前者产生时间较早,量少且存在时间短,后者产生时间较晚,量多持续时间较长。下表是与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接的四个人的相关抗体检测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密接者 甲 乙 丙 丁 IgM + - + - IgG + - - + 注:“-”表示阴性,未检出相应抗体;“+”表示阳性,检出相应抗体;甲、乙、丙、丁四人均未接种新冠疫苗,之前也未感染过新冠病毒。 A.IgM和IgG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参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B.产生IgM和IgG的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C.甲、丙和丁一定被新冠病毒感染,最先感染的是丁 D.乙抗体检测呈阴性可能是感染时间较短没有产生相应抗体 6.(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骨骼肌细胞可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对免疫细胞的活性发挥调控作用,去负荷肌萎缩机体的肌组织产生的IL-23对免疫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机体加负荷有氧运动时,肌组织产生的IL-10能有效防止脂质诱导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还可提高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降低癌症的发生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长期卧床病人肌肉萎缩会导致其机体的免疫力降低 B.细胞因子不只由免疫细胞分泌,但只作用于免疫细胞 C.加负荷有氧运动可降低由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D.有氧运动能降低癌症发生率,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7.(2024·广东中山模拟)免疫活性物质是指体内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抗原是一类蛋白质类的免疫活性物质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C.细胞免疫过程没有免疫活性物质参与 D.免疫活性物质也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 8.(2024·广东肇庆模拟)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的功能,当包被了抗体的病原体无法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时,自然杀伤(NK)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下列有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