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科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姓名:_____ 班级:_____考号: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雾和云都是( )凝成的。 A.小水滴 B.水蒸气 C.雨水 2.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置一会,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干,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3.清晨,小明在校园里看到不少小草上都有厚厚的霜,一节课后霜就不见了。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推测这段时间的气温变化最有可能是( ) A. B. C. 4.水蒸气在( )情况下能凝结成小水滴。 A.遇冷 B.受热 C.吸收热量 5.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B.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C.降水就是指下雨 D.降水可以补充水资源,但有时也会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危害 6.下面关于露和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露和霜都是白色的 B.露多形成于冬天的夜晚 C.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时的天气冷 7.( )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 A.降雨 B.下雨 C.降水 D.雨水 8.水循环的意义有( ) A.下雨可以净化空气 B.水在自然界不停的循环,所以我们不必节约用水 C.雪可以给庄稼保暖,冻死地下害虫,所以说瑞雪兆丰年 D.水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维持了一定的空气湿度,有利于保护呼吸系统 9.关于雪和雨的相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水的固体状态 B.都是温度低于0℃时形成的 C.都是小水滴和小冰晶变大时,空气托不住了降落下来的 阅卷人 二、判断题 得分 10.水在自然界中是不断循环变化的。( ) 11.海洋中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 12.自然界中的雾、霜、雨、露、雪等是水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存在状态。( ) 13.冰雹虽然是固体,也属于降水。 14. 我们一般在一天中的早晨能看到雾。( ) 15.打开冰箱门后,会冒出“白汽”,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 ) 16.起雾影响视线,这与环境污染有关。( ) 17.水蒸气在冷的环境中会变成小水珠或小冰晶。( ) 阅卷人 三、填空题 得分 18. 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小水珠或 ,漂浮在高空; 是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 ,漂浮在低空; 是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 是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雨滴降落或雪花降落过程中 形成了 。 19.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 20.降水形式除了雨和雪外,还有 、 、 等。 21.地球上的水在 、 、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四、实验探究题 得分 22.实验主题:露和霜的形成实验 (1)实验过程: ①拿一个小桶,将小桶的外壁擦拭干净,确保没有小水滴或小冰晶; ②往桶里加冰块,一会儿之后发现桶的外壁出现 ,这里向桶里加入冰块的目的是 。 A使水蒸气结成冰 B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以及桶壁的温度 ③继续向冰块上撒盐,一会儿后发现桶的外壁出现 ,撒盐的作用是 。 A继续降低温度 B让冰块冻的更结实 (2)实验结论: 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是水蒸气遇冷,温度在 以下凝结成的小冰晶。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 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更低。 23.模拟雨的形成。 实验步骤:①加热烧杯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