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4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5日下午14:30-17:05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不同品种番茄在受到某逆转录型RNA病毒侵染后症状不同。研究者发现品种甲受该病毒侵染后表现为无症状(非敏感型),而品种乙则表现为感病(敏感型)。甲与乙杂交,F1均为敏感型;将部分F1与甲回交,所得的子代中,敏感型与非敏感型植株之比为1:3;将另一部分F1自交得F2。对决定该性状的X基因测序发现,甲的X基因相较于乙的缺失了3个碱基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相对性状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F2个体中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的占1/2 C.该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增殖过程中需要4种核苷酸 D.发生在X基因上的3个碱基对的缺失最可能影响蛋白质的1或2个氨基酸 2.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有两条链,一条是模板链(指导mRNA合成),其互补链是编码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5’—GTA—3’,则该序列所对应的反密码子是() A.5’ CAU 3’ B.5’ UAC 3’ C.5’ TAC 3’ D.5’ AUG 3’ 3.青霉素是主要在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通过研究发现细菌利用黏肽合成细胞壁的反应需要黏肽转肽酶的催化,青霉素的结构和黏肽的末端结构类似,能与黏肽转肽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在20世纪,我国青霉素的临床用量为20~40万单位/次;近年来,由于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目前青霉素的临床用量为160~320万单位/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能与黏肽竞争酶活性位点,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造成细菌容易吸水涨破 B.青霉素还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肌肉注射到组织液后通过组织液扩散到全身 C.对青霉菌进行人工诱变处理,能确保获得高产青霉菌株,极大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D.青霉素能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经逐年诱导,敏感型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4.红细胞膜上抗原是一种糖蛋白。这些抗原都是以“抗原H”为原料合成。血型抗原的特异性不是取决于多肽而是取决于和其连接的寡糖链的种类。寡糖链的种类是由位于人类第9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IA、IB和i所决定的。这组复等位基因通过控制糖基转移酶合成来控制抗原种类,其控制原理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家系中有关血型的遗传系谱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H抗原合成的基因H/h位于X染色体上 B.Ⅲ-3和Ⅲ-4生育后代为孟买血型的概率是1/4 C.Ⅱ-1和Ⅱ-2生一个B型血女儿的概率是3/16 D.Ⅲ-1和Ⅲ-3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4/9 5.某作物的雄性育性由复等位基因(R+,R-,r)控制,其中R+对R-和r完全显性,R-对r完全显性,雌性均正常。科研人员利用纯合雄性不育株甲分别与纯合正常株乙、丙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 P F1 F2 ① 甲×乙 正常株(自交) 正常株:雄性不育株=3:1 ② 甲×丙 雄性不育株(与丙杂交) 正常株:雄性不育株=1:1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杂交②亲本的基因型为R-R-和rr B.该作物中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有2种 C.因基因重组导致杂交①的F2出现性状分离 D.若杂交②的F2随机受粉,则F3中正常株占3/4 6.表观遗传的发现说明中心法则只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传递,还有大量隐藏在DNA序列之外的遗传信息。如图表示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聚合酶无法与其识别并结合 B.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组蛋白与DNA结合程度应大致相同 C.RNA干扰过程有氢键的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图中3种途径以不同方式影响转录过程,从而调控相应蛋白质的合成 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探究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含6个碱基对的DNA结构模型时,需要准备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连接物24个 B.“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