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195191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实验题复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03 科目:初中物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凸透镜,光屏,实验,蜡烛,成像,小明
预览图 5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实验题复习 11.爱学习的小明做了一个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实验前,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 (3)如图乙,小明将器材调至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此时将蜡烛向左移动,则光屏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4)如图丙,小明拿来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了适当距离,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副眼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 (5)小明更换一个新的凸透镜后完成了几组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丁的图像,线段MN为凸透镜成像的像距倒数()和物距倒数()的对应关系。根据图像信息可知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cm。 12.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乙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此成像原理应用于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4)小明同学把他的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则应将光屏向 (“左”或“右”)移动,才能使像清晰; (5)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在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时,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处于光屏的 (选填“上”或“下”)方。 1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甲所示位置时。 (1)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 ;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凸透镜的焦距是 。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如图甲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至图乙位置,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像,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适当向 移(选填“左”或“右”),再调节光屏的位置。 15.如图是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实验时当它们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且凸透镜位置固定不动,在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 。举一例说明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为了使光源更加比较稳定,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进行实验。当“F”形光源在35cm刻度处,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16.给你一个眼镜,判断镜片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写出两种判断方法,可以添加适当的实验器材。 方法一: ; 方法二: 。 17.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 ,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 (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