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编号:21984457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26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日期:2025-09-27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认识,病毒,疫苗,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事物
预览图 9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框架图】 哲学 (第1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 唯物主义 历史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课) 唯物的辩证法(3课) 社会历史观(5课) 人生观、价值观(6课) 辩证的唯物论(2课) 文化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7课)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8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课) 本单元知识框架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价值观与人生观 阅读与思考 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传播路径:通过气溶胶、空气等路径侵入人体黏膜。 防止措施: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各类消杀、戴口罩、不聚集、通风、隔离等 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初识 疫苗研发的大体流程和周期,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疫苗前期研发过程,包括获得免疫原(获得活病毒、分离相关亚单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重组蛋白或者合成相关的DNA(RNA))、免疫反应测试、动物保护测试、免疫原生产工艺(放大)优化、临床前毒理研究等环节。 第二个阶段是疫苗研发及注册过程,包括临床前研究、申报临床、开展临床试验,最后才能实现疫苗上市。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中国疫苗,30国领导人已公开接种中国疫苗。国内已经接种疫苗达14亿次,安全系数有保障。 阅读与思考 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破译 思考:人们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了解与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 传染性 防护、消杀、切断传播链、数据透明化 机制、流程正规化 初步遏制 病毒特点 研发疫苗 临床试验 分批疫苗注射 对德尔塔变异株有抵抗效果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一、认识与实践 (一)认识 1、认识含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人 世界 ≠被动的反映 积极的 2、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会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通过空气急性传播;对于基础性疾病病人和老年人危害性很大。 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出现的新的病原体,属于冠状病毒科,电镜检下看起来类似于皇冠,所以叫做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泌物感染、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传播。粪便及尿中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导致传播。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2)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是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方面的认识 是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 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