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理解并掌握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点。 2.明确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各圈层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 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地震和地震波 1.地震 (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____过程中造成的地面____,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地震构造 ①图中C为____、B为震中、BC为_____、 AB为震中距。 ②D位于_____上,等震线是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的封闭曲线。 能量 震动 震源 震源深度 等震线 (3)衡量地震的指标 ①震级:地震的____用震级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__。一次地震,只有__个震级。 ②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__个烈度。 2.地震波 (1)概念: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大小 高 一 多 (2)分类与特点 (3)作用:“透视”地球内部的结构。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同点 横波(S) 较__ ____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纵波(P) 较__ 固体、液体和气体 慢 固体 快 微思考 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的人有什么感觉? 提示:当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地面,引起震中地面上下跳动,人先感觉到上下颠簸;横波传播速度慢,后到达地面,引起震中地面左右晃动,人后感觉到左右、前后摇晃。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_____。 传播速度 2.地壳(A) (1)范围:地面以下、a_____以上的固体外壳。 (2)厚度:平均厚度为__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_____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_____千米。 (3)分层 莫霍面 17 39~41 5~10 硅铝层 3.地幔(B) (1)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在莫霍面以下到b_____以上,深度从地壳底界到_____千米。 (2)分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_____,可能是____的主要发源地。 (3)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_____以上)的合称。 4.地核(C) (1)范围:地球的核心部分,即_____所包围的球体。 (2)分层 古登堡面 2 900 软流层 岩浆 软流层 古登堡面 固态 微思考 地壳和岩石圈有什么区别? 提示:虽然岩石圈和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但其范围不同,岩石圈不仅包括全部地壳,还包括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组成: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特点: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_____。 2.水圈 (1)组成:_____、固态水和气态水。 (2)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意义:_____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圈 (1)组成: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_____。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____和岩石圈的上部。 迅速减小 液态水 陆地水 生存环境 全部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震波可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 ( ) (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两部分。 ( ) (3)地球的外部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大气圈。 ( ) (4)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 ( ) × × × × 提示:(1)×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3)× 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各种水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4)× 生物圈不仅是全球生物的总称,还包括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其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地震波与地球的内部圈层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