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下册 / 第六章 北方地区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2065683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北方地区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1-02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地区,我国,完成,差异,因素,地理
预览图 4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北方地区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麦秆画是将麦秆经处理后,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制作的工艺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下图是一幅表现农业生产过程的麦秆画。据此完成1~2题。 1.从原料来源看,更适合开展麦秆画创作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我国还有大面积的与图中农耕场景迥异的畜牧区,形成我国这种较大农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纬度的差异 B.东西温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 D.南北干湿的差异 小满(5月21日前后)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华北地区民谚“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是指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3~5题。 3.“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4.“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5.当“小满不满”时,华北地区易出现(  ) A.洪涝 B.干旱 C.寒潮 D.霜冻 读各地理要素关系图,完成6~7题。 6.一个区域内自然、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图反映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关于图中所涉及的地理分界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我国200 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近几年冬季,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为全国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图1示意东北地区部分城市最大积雪厚度,图2示意哈尔滨气候资料。读图完成8~10题。   8.哈尔滨最大积雪厚度和河流结冰期大致是(  ) A.41厘米,7个月 B.58厘米,6个月 C.41厘米,5个月 D.58厘米,4个月 9.造成延吉和长春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0.哈尔滨火爆“出圈”为东北振兴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为进一步促进东北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发挥地方特色,加大宣传力度 ②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重工业 ③制定优惠政策,打造宜居环境 ④发展第三产业,提升服务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地窝子是我国某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当地居民在山坡上开挖凹地建屋,屋子的大半部分在地下。据此完成11~12题。 11.我国传统民居中,与地窝子建筑特点类似的是(  ) A.吊脚楼 B.碉楼 C.窑洞 D.蒙古包 12.地窝子大部分位于地下,有利于(  ) A.防寒 B.采光 C.通风 D.取水 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不同自然要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下表是四次实验的记录。据此完成13~15题。 ① ② ③ ④ 水管出水量(升/分钟) 1 1 2 2 不透水坡面坡度 10° 20° 10° 20° 泥沙收集量 甲 乙 丙 丁 13.实验中通过改变水管出水量,可探究以下哪个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A.植被覆盖率 B.降水强度 C.坡度的大小 D.土质类型 14.表中四次实验,泥沙收集量最多的应该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是(  ) A.在沟里打坝淤地 B.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C.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D.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关联图,完成16~18题。 16.关于北京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全国政治中心 ②全国经济中心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