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主题特征 政治: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分封制从产生到逐渐瓦解;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经济:铁器、牛耕出现并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并发展 思想文化:出现早期文字以及青铜文化,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外联系 东西方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中国奴隶制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考点1 夏商周的更替 西周的分封制 课程标准: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君主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殷等 汤 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2.西周分封制 目的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分封对象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宗亲和功臣等 内容 (1)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2)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作用 (1)积极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崛起,大国争霸兼并 温馨提示: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比较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禅让制 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贤德之人为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制度。传说时代,尧传给舜,舜又传给禹 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父位,开始“家天下”的历史,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分封制 “授民授疆土”,并规定受封者相关权利义务。加强了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了统治 考点2 青铜器 甲骨文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 青铜工艺 特征 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代表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甲骨文 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地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意义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书写载体及汉字的演变历程 考点3 春秋时期的经济 诸侯争霸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时间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生产力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概况 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 影响 (1)积极:①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②中原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消极: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也对社会生产造成破坏 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4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时间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商鞅 变法 背景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目的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秦孝公) 内 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