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 编号:22356241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教案

日期:2025-10-29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隋朝,历史,大运河,阅读,学生,史料
预览图 2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标要求 了解隋朝的统一及其历史贡献,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 教学目标 历史解释: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历史地图,记忆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主要人物、都城及其 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识读历史地图,运用相关史料,说明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比较科举取士和前代选官制度的异同,结合史料分析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 史料实证:阅读相关史料,联系过往所学王朝的兴衰历史,说明隋朝速亡原因。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隋朝的历史贡献,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 2.教学难点 了解大运河和科举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导读 带领学生阅读单元导言,指出各部分对应课题内容,简单介绍本单元所讲历史阶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阅读提取信息,对本单元历史形成整体概念。 课程导入 展示大运河安徽段图片及胡曾《咏史诗·汴水》和皮日休《汴河怀古》诗两首。 简单向学生介绍图片和两首诗,提问引入本课。 不同意见的两首诗,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过渡:这是一条怎样的运河?为什么人民对它有完全不同的评价?修建这条河的隋朝又是怎样一个王朝?它真的是因为修建大运河而灭亡的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任务一 了解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展示历史地图《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回忆所学,一个王朝的建立有哪些关键信息? 阅读历史地图,找出隋朝建立的关键信息。 教师补充:隋朝的关键信息还有一个统一时间589年。 涵养时空观念,提高阅读历史地图能力。 2.展示七年级上册后附大事年表(220年-589年) 依据表格,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基本特点-分裂———推出隋朝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局面。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多次出现的“统一”一词,指出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进一步点明在几百年的分裂中,在战争与和平中,各民族不断交往融合,隋朝能最终结束分裂,是顺应了这一民族交融的大趋势,它的统一,也为中国各民族创造了更为广阔,更为和平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标出表格中卫温到达夷洲的信息,展示《隋朝疆域图》,标记流求,指出隋朝时大陆与台湾的交流,最后展示《隋书》中关于流求的记载。 提高学生阅读史料并提取史料中历史信息的能力,并从中体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播放视频《洛阳回洛仓遗址介绍》,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看完视频,你对隋朝的印象是怎样的? 阅读课本,说一说,为什么隋朝如此富庶呢? 提高学生从视频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总结过渡:隋朝建立后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为大运河的开凿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两大贡献之一,开凿大运河。 任务二 探究大运河与隋朝的兴亡 1.展示历史地图《隋朝大运河》 (1)完成教材问题:看地图,指出隋朝大运河主要的四段河道并找出每段河道的两个端点和连接的主要水系。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用笔标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3)带领学生在地图上寻找支持课本说法(隋朝开凿运河原因)的证据。 (4)补充文献史料,进一步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5)播放视频,联系视频内容和课本,教师对大运河的作用进行概括。 过渡: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尽到隋亡为此河”的说法呢? 提高学生读图和文献史料能力,涵养史料实证素养。 2.小组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隋朝灭亡和大运河的关系。 (1)学生讨论。 (2)教师展示胡曾和皮日休的诗歌,提出根据讨论结果,说一说两位诗人谁的评价最为恰当?为什么? 教师总结:皮日休的评价最恰当,因为他在指出大运河开凿不恤民力,开凿后隋炀帝巡游奢侈无度浪费人力物力,从而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矛盾的不利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