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2370774

2020浙江中考社会地理部分汇总(含答案)

日期:2025-02-23 科目:初中历史与社会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石油,材料,我国,100分,10分,甲地
预览图 5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历史与社会
2020年浙江中考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汇总 汇编:高中部地理教师 2020年浙江各地中考 浙江地区 地理分值 满分分值 考试形式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杭州 12分 13分 100分(按卷面得分的50%计入总分) 开卷 宁波 4分 10分 80分 开卷 温州 6分 10分 100分(其成绩按50%计入总分) 闭卷 绍兴 2分 10分 100分 闭卷 湖州 6分 8分 80分 开卷 嘉兴 12分 4分+(选考12分) 100分(按卷面分70%四舍五入取整计入总分) 开卷 金华丽水 6分 10分 80分 开卷 衢州 6分 22分 80分 闭卷 台州 6分 12分 100分 闭卷 舟山 4分 10分 100分(按卷面分60%计入总分) 开卷 杭州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第1—2题。 甲地位于丁地的(▲)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澳大利亚的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热带以南、年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的地区。图中四地位于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第3—4题。 图中代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的数字分别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关于甲、乙两地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处于季风区,乙地处于非季风区 ②甲地的年降水量通常小于乙地的年降水量 ③甲地适合发展种植业,乙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④甲地传统民居是蒙古包,乙地传统民居是窑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我国2008-2017年石油生产量、消费量和净进口量变化示意图”。回答第5—6题。 下列关于我国2008-2017年石油生产量、消费量与净进口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费量逐年上升 ②生产量逐年下降 ③净进口量逐年上升 ④生产量超过净进口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研制与使用石油的替代品 ③建设南油北运工程,实现石油资源跨区域调配 ④改进石油利用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巴西略图,图2为巴西利亚气温、降水量和里约热内卢气温统计图。 材料二:巴西利亚利用当地地形,筑坝截住周围几条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个面积达40多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1)甲是 ▲ (河流名称),该河流注入 ▲ (大洋名称)。与里约热内卢相比,巴西利亚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 ▲ (“低”或“高”),主要是因为巴西利亚 ▲ 。(4分) (2)结合巴西利亚的降水季节变化特点说明其建设人工湖泊的作用。(4分) (10分)八十五年前,贵州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八十五年后,贵州又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华丽转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刘伯承《回顾长征》 (1)指出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并简述其历史意义。“向东却又向西……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指的是哪一军事行动?(5分)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成贵高铁(成都—贵阳)线路示意图。成贵高铁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其建设采用了“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的形式,修建了大量的桥梁和隧道,比例高达近80%。 (2)分析成贵高铁修建大量桥梁和隧道的自然原因。(2分) 材料三:石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受雨水冲刷、流水侵蚀而流失,土层下方岩石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贵州通过种植茶树、果树等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