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 / 人教版(2019) /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 编号:22395441

染色体变异 知识清单

日期:2025-02-23 科目:高中生物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染色体,变异,基因,结构,单倍体,数目
预览图 2
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4种) 类型 实例 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 猫叫综合征(5号部分缺)、果蝇缺刻翅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 果蝇的棒状眼 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变异 人的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引起的不育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 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1)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分子结构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到;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以染色体片段为整体发生改变,其内部基因结构未改变。 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区别 交叉互换 染色体易位 图解 区 别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属于基因重组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种类 (1)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例如:①人类21号染色体多了1条,导致患21三体综合征; ②女性由于缺失了1条X染色体,导致患性腺发育不良。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例如:三倍体的无籽西瓜。 染色体组的概念 细胞中的 一组 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作一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的特点 1、形态大小、功能 各不相同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2、携带该物种全套遗传信息 染色体组的判定 (1)染色体形态: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来判断: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不分大小写),有几个基因那该细胞或生物体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二倍体的概念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多倍体的概念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 多倍体的特点 多倍体植株一般表现为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含量增加;抗旱、抗病能力较强;变异性增大,更易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但发育迟缓,结实率低。 单倍体的概念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单倍体的成因 通常是由未经受精作用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也叫作单性生殖)。例如蜜蜂、蚜虫在夏天进行的孤雌生殖。在高等植物中,开花传粉后,因低温影响延迟授粉,也可以形成单倍体。 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1)植株弱小;(2)不能形成配子,高度不育;(3)染色体一经加倍,即得到纯合的正常植物体。 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植株虽然既弱小又高度不育,但因为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植株能够正常生殖,并且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后代没有性状分离现象。 育种工作者常采用花药(花粉)在无菌条件下离体培养的方法,使花药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染色体数目。 【优缺点】 (1)优点:纯种,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2)缺点:技术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染色体数目变异)。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