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 人教版(2024) / 二年级下册 / 6 有余数的除法 / 编号:22549587

第六单元《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5-10-03 科目:小学数学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学生,盒子,余数,引导,问题,解决
预览图 2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分析 本课程围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展开,通过“装蛋黄酥”“运菠萝”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进一法”,同时对比不同情境下余数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舍余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至少”“最多”等实际问题,理解“进一法”的含义,并能准确计算。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数学思维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至少”“最多”等实际问题,理解“进一法”的应用原理,能准确计算并得出合理结果,如解决装蛋黄酥、运菠萝这类问题时,正确确定所需盒子数或运输次数。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地取舍与安排,准确区分不同情境下余数处理方式的差异。在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判断是该“进一”还是直接舍去余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情境,理解其中的数学逻辑,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活动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 “烘焙小组做了 22 块蛋黄酥,要装到盒子里。每个盒子最多装 4 块,他们至少要准备多少个盒子?”引导学生思考并猜测答案。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烘焙装盒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快速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同时为后续探究活动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理解题意:引导学生仔细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提问学生:“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知道蛋黄酥有 22 块,每个盒子最多装 4 块,要求至少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讨论解答方法 方法一:直观画图法: 教师在黑板上或借助课件,用简单图形代表蛋黄酥和盒子,一个一个地将蛋黄酥放进盒子,每 4 个放一盒,放满 5 盒后还剩 2 块。向学生展示剩余的 2 块也需要一个盒子,所以一共需要 6 个盒子。 方法二:除法计算法: 引导学生思考,求要准备几个盒子,就是求 22 里有几个 4,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22÷4。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之后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22÷4 = 5(个)……2(块)。教师提问:“这里的商 5 和余数 2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商 5 表示能装满 5 个盒子,余数 2 表示装完 5 盒后还剩下 2 块蛋黄酥。接着追问:“剩下的 2 块怎么办?”引导学生得出剩下的 2 块也需要 1 个盒子,所以至少要准备 5 + 1 = 6 个盒子。 检验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提问:“我们算出至少要准备 6 个盒子,对不对呢?”引导学生从每盒最多装 4 块的角度思考,5 盒最多装 20 块,6 盒肯定能装 22 块,所以解答正确。 归纳总结:教师总结像这样的情况,余下的不管是多少,都要给商加上 1,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并强调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用“进一法”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进一法”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检验答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深化理解 教材 P65 做一做第 1 题:展示题目 “有 27 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 8 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请学生汇报解题过程:27÷8 = 3(次)……3(箱),3 + 1 = 4(次)。教师提问:“为什么这里要加 1 呢?”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剩下的 3 箱也需要运 1 次。 教材 P65 做一做第 2 题 第(1)小题:展示题目 “小丽有 10 元钱,买 3 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多少个?”学生独立完成,列式为 10÷3 = 3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