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物理专栏 / 编号:22691674

2025年中考浙教版科学复习测试卷5--声和光(含内容要求+答案+答题卷)

日期:2025-04-18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电磁波,反射,传播,混合,平面镜,如图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新中考·复习测试卷5 【核心概念】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内容要求】 声音与光的传播 了解波的简单知识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了解相关现象(如针孔成像等)。 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现象及其特点,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特点,能解释相关问题,如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形成保护视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 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知道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知道防治噪声的方法。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点火发射,随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4月26日,神舟十八号与中 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在空间站,航天员和地面联系靠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2.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一种物质 B.电磁波具有能量 C.电磁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3.关于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听小骨→大脑 B.听小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C.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D.听觉神经→鼓膜振动→听小骨→大脑 4.任何光都可以用红、绿、蓝这三种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就是三原色原理的核心思想。下面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颜色正确的是( ) A.红色和绿色混合,得到靛色 B.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黄色 C.绿色和蓝色混合,得到青色 D.黑色、绿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白色 5.美丽的彩虹常能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彩虹的“七色光”属于( ) A.水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6.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 警示牌。“禁止鸣笛”是通过什么途径控制噪声的(  ) A.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产生 D.以上都不符合 7.“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8.小敏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9.标有甲、乙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2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甲点或乙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10.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 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改变EO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B.入射角为0°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 C.观察每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可说明它们分居法线两侧 D.改变板AB与平面镜的夹角,可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共面 1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 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13.一点光源S经平面镜M成像于S′,人眼于P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