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 粤教粤科版(2024) / 一年级下册(2024) / 第2单元 植物和动物 / 第7课 动植物的异同 / 编号:22693103

【大单元整体教学】2.7《动植物的异同》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日期:2025-04-17 科目:小学科学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动植物,调查,植物,动物,学习,学生
预览图 0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4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动植物的异同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动植物的异同”是在学生对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动植物的特征,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建立起对动植物基本概念的认知,为后续学习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如校园、公园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如大树、小草、小猫、小狗等,直观地感受动植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异。接着,教材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了动植物在获取营养、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等方面的异同点,帮助学生初步构建起生物科学的基本观念。同时,教材还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如“找一找”“比一比”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学习者分析 这一课是一年级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前面学习的“身边的植物”“常见的动物”等内容紧密相连,更是后续学习“生物的一生”“生物与环境”等单元的基础。通过对动植物异同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植物和动物是大自然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科学思维:能够通过比较和分析动植物的结构、功能、生长方式和繁殖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调查,分类、比较、讨论解动植物之间的异同。 态度责任:能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不盲目相信权威或传统观念。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 难点:比较动植物异同。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调查前准备能明确观察方法能基本能不能分组观察能在观察基础上,找出动植物的异同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教师活动1 植物和动物都是大自然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还想研究它们什么? 让我们一起到校园调查一下吧。学生活动1 动植物的异同点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他们探究兴趣和学习的好奇心。环节二:调查前准备教师活动2 1. 校园里的动植物很多,我们怎样调查? 2. 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 3. 到校园调查动植物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学生活动2 分小组调查校园不同区域,然后把我们的调查结果整合在一起。 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 放大镜,皮尺,笔和本活动意图说明:旨在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增强活动的时效性。环节三:分组调查教师活动3 1. 各组到校园找到各组相应的组号,在制定区域内调查。调查到哪些动植物?画一画它们的样子。 指导记录单填写。 2. 温馨提示:注意安全,爱护动物和植物! 3. (3)回到教室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说一说我们调查的植物外部有什么特征? (2)说一说我们调查的动物外部有什么特征? (3)说一说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4)说一说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不同点。 4. 教师小结:有生命的物体都能生长,能繁殖后代有生命。我们把这样的物体称为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如泥土、石头和水等。学生活动3 分组到校园观察记录 交流 交流 动植物都会长大,都会死亡,都需要水,都会繁殖后代,都需要食物 动物会飞、会跑、会跳、会爬,植物不会;动物能用嘴吃东西,植物不会;植物会开花、结果,动物不会。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调查、分类、比较、讨论等活动,了解动植物之间异同。 7.板书设计 动植物的异同 相同:都会长大、死亡,都需要水,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