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7.2 做 中 华 人 文 精 神 的 弘 扬 者 同学们知道这封信出自哪个故事吗? 活动一:看书信猜故事 总议题: 探寻“六尺巷”智慧,传承中华人文精神 子议题一:穿越“六尺巷“承和谐之美 子议题二:走出“六尺巷”扬向上向善之风 议题一:穿越“六尺巷”承和谐之美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请同学们分享你知道的关于和谐的名言,并谈谈你对和谐的理解。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四海之内皆兄弟” 提倡: 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活动二:和谐文化我分享 观看《六尺巷》短视频,还原情境,探寻其中蕴含的和谐之美。 ①冲突根源 ②双方做法 ③最终结果 ④和谐之美 以和为贵 宽容礼让 活动三:“六尺巷”中品和谐智慧 两名初中生小明和小红是同桌,因课桌“边界”问题多次争吵。小明认为小红的文具和书本总是越界,挤占了自己的空间;小红则抱怨小明胳膊肘经常碰到自己,影响写字。两人互不相让,甚至发生推搡,常常因此激化大的矛盾且矛盾频发,班主任为此深为苦恼。 请同学们运用“六尺巷”的智慧进行角色扮演,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创建和谐班级。 活动四:运用“六尺巷”智慧化解矛盾促和谐 角色扮演 (1)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 的思想文化。 从以上活动中你感受到中华人文精神有什么作用?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除了同桌之间,你能说出“六尺巷”中的和谐智慧在其他方面的意义吗?这对今天的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又有何启示? 结合“六尺巷”的故事和上节课所学,思考我们可以运用什么样的处事方法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 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 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思考:追求和谐是否意味着一味的忍让?(请举例说明) 追求和谐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忍让、退让,我们要坚守原则和底线,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恰当方法解决问题。(如:遇到校园欺凌,我们要勇敢而智慧地反抗,而不是毫无原则地忍让。) 活动五:“六尺巷”智慧之思 议题二:走出“六尺巷“扬向上向善之风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所理解的向上向善? 利己达人, 兼善天下。 “六尺巷”是和谐与向上向善的代表,请你分析张英的做法体现的向上向善之美。假设张英选择帮助家人争夺,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对今天的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有何启示? 小组讨论 (2)要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活动六:“六尺巷”中品智慧 新时代好少年”每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好少年,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有的勤学善思……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体现了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宝贵品格和树立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的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代青少年身边的榜样,是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的先锋。 学习古今贤者,做新时代好少年 我们该如何学习古今贤者,做新时代好少年? 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 要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我的向上向善宣言卡 走出“六尺巷”,扬向上向善之风,做新时代强国好少年。我能做到: 在家里_____ 进校园_____ 入社会_____ 对自己_____ 对他人_____ 对国家_____ 活动七:制作“我的向上向善宣言卡” 板书设计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和谐 向上向善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 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