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高考专区 / 模拟试题 / 编号:22699426

2025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高三下学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军户,步兵,地方,社会,朝廷,卫所
预览图 3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宁阳四中2025届高三历史学科全真模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的塘山长堤堤坝建筑材料主要取自附近山体的黄土和石块。在石料开采地发现了大量的开采痕迹和废弃石料,在物资管理上,古城内有一些大型的仓储遗迹,这些仓储可能用于储存建设水利工程所需的粮食和工具等物资。这体现良渚早期国家() A.具备了较高的资源调配与管理能力 B.掌握了先进的工程规划与设计技术 C.依赖于强制手段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D.构建起完备工程物资储备保障体系 2.秦朝官吏分为两类:一类由无爵者或民爵者担任,由长官任命,职事属于“役”,其身份本质上为“民”;另一类由有官爵者担任,经由君主任命,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吏。这可说明当时() A.社会流动的加快 B.统一国家的巩固 C.中央集权的出现 D.军功爵制的变化 3、西汉中期以来,逐渐形成一批盘根错节的高门世族,他们世代通经入仕,既拥有宗族和经济势力,又有政治、文化背景,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门生故吏,对地方甚至朝廷政治进行干预和影响。这一局面( ) A.是外戚和宦官专权的产物 B.是儒学的地位提高的结果 C.是君权和相权斗争的结果 D.是科举制扩大影响的表现 4.安史之乱期间,朝廷在东南诸道设立很多藩镇,这些藩镇大多兵力较少,只能“防御盗贼”。即使朝廷与安史叛军鏖战时兵力短缺,东南节度使“减兵归农”者,也依然受到朝廷的褒奖。唐廷此举旨在( ) A.削弱地方势力 B.保障财政税收的稳定 C.减轻民众负担 D.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 5.明洪武年间,卫所作为国家力量的代表深入河西地方社会,卫所军户构成了河西人口的主体,逐渐在河西地区形成卫所军户群体,这些卫所军户形成后,经过数代生息繁衍,形成了庞大的军户家族。明朝中后期,军户子弟得以广泛参与到各项社会事务中,军户出现了由“军”向“民”转变的趋势。这一转变趋势()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体现了明代社会阶层的固化 C.反映了明代军事力量加强 D.减轻了国家对百姓人身控制 6.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棉纱多为30支以上的细纱,而中国市场主要被印度机制粗纱占据。如九江1887年进口棉纱最多的是16支、20支的印纱,汉口1891年棉纱进口量七成来自印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沦为列强商品倾销市场 B.社会经济结构完全解体 C.传统棉纺织业出现变化 D.民族纺织工业快速发展 7.表1为黄埔军校前四期情况统计表。 期别 时间 入学人数 毕业人数 开设科目 第一期 1924.5-1924.11 500 645 步兵 第二期 1924.8-1925.9 449 449 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宪兵 第三期 1924.10-1926.1 1300 1233 步兵、骑兵 第四期 1926.3-1926.10 2680 2654 步兵、炮兵、工兵、政治、经理 表1 该表反映了( ) A.革命统一战线即将建立 B.学制太短难育真才实学 C.草命已经成为时代呼声 D.步兵是毕业学生的首选 8.1938年,国民政府在四川、湖南、江西、贵州、陕西择地试行新县制,规定在乡镇层面由一人同时担任乡镇长、中心小学校长、壮丁队长。1939年底,又命令全国“一律遵照施行”。国民政府的这一举动( ) A.反映出其反共倾向在滋长 B.使得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坐大 C.有利于集中力量反抗侵略 D.践行了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 9.表2为1955-1957年上海市迁往甘肃省的部分工厂项目。由此可知() 1 项目 主要产品 1954年产量 1955年产值(万元) 职工人数 毛纺厂 长毛绒 10(万公尺) 400 120 橡胶厂 胶鞋 50(万双) 135 100 热水瓶厂 热水瓶 6(万打) 187 200 玻璃厂 各种玻璃器具 380(万件) 122 100 汽车修理 汽车 800(辆) 168 50 小五金 五金件 100(吨) 10 15 表2 A.三线建设推动西部发展 B.内迁企业优化工业布局 C.计划经济思想指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