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2721033

专题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_2025年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18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明朝,政府,社会,皇帝,时期,西藏
预览图 5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专题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经典古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三字经》中有“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的记载,材料中的“太祖”( ) A.“国大明”的时间可表述为13世纪60年代 B.起义中采取先北后南的策略,并获得胜利 C.发动起义的历史背景是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D.攻占元大都后“都金陵”,建立大明政权 2.宰相在帝制政体下,既是百官之首,又是皇帝的助手,并依靠此身份成为沟通皇帝、官僚机构的重要枢纽。这一“枢纽”被取消,皇帝直接统领百官发生于( ) A.秦始皇在位时期 B.汉武帝在位时期 C.明太祖在位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 3.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会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楼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增进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C.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D.促成明朝调整对外政策 4.明朝法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者,由所在地政府收养,并严惩不履行收养责任或克扣衣服钱粮的官吏。这反映了统治者( ) A.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B.杜绝贫富分化的发生 C.力图建立平等的社会 D.重视维护社会稳定 5.蓬莱某纪念馆现有戚家刀、倭寇盔甲、太平抗倭图等文物50多件,珍贵文献影印图80多份,原比例仿制战车、狼筅等各类展品200多件。其所承载的反侵略战争( ) A.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贡献 B.使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 C.致使明朝的疆域得到扩张 D.消除了明王朝的海疆危机 6.明朝建立后,朝廷和蒙古部落多有冲突。隆庆和议后,明政府在大同等地划定马市,蒙古部每年以进贡的形式向明朝送来马匹,明朝则提供布匹、绸缎、铁锅、茶叶等物资。蒙古人还可以用这些物资折换成白银以换取草原所需生活物资。明朝这些做法有助于( ) A.海外贸易的发展 B.蒙古社会的转型 C.政治认同的增强 D.北部边防的稳定 7.黄鸿钊在《澳门史》中说:澳门在葡萄牙人居留之前便已是对外贸易的泊口,明代,政府在此设立“守澳官”,负责港口的管理。葡萄牙人居留澳门后,守澳官的职责加重了。据此可知( ) A.明政府仍拥有对澳门的主权 B.守澳官专管与葡萄牙间的贸易 C.澳门是葡萄牙人贸易的中转站 D.明朝沿海不断遭到殖民者入侵 8.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属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的是( ) ①郑和下西洋 ②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侵略者 ③册封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④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武力收复台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驻兵之后,命人编修《台湾府志》以“彰一统之盛”,并迁移大量闽南人到台湾,允许当地人通过科举入仕为官。这些措施( ) A.挫败了外来势力的入侵 B.消除了民族发展差异 C.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 10.雍正三年(1725),清政府下令禁教,驱逐在华传教士;乾隆九年(1744),制定《管理澳夷章程》,防范来华的外国人……这表明清政府( ) A.对外政策逐渐走向封闭 B.有效抵御外来势力入侵 C.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D.在防范一切外国人来华 11.乾隆时,英殖民者遗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之内,西藏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这表明( ) A.清驻藏大臣不掌管外交等事务 B.清廷实现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中央开始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 D.清朝政治体制挫败了英国图谋 12.1771年,西迁的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返回新疆。乾隆帝“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