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广东文化底蕴深厚,越看“粤”精彩。下列物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西周铜盉 (信宜) B.潮汕嵌瓷 (潮州) C.木制龙舟 (顺德) D.粤剧戏服 (广州) 2.广东省有着浓厚的岭南文化气息,具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绘画的墨汁属天然有机色素 C.剪纸的运剪过程属物理变化 B.工夫茶的茶水,属于纯净物 D.木雕的雕刻过程属化学变化 【实验探究】为证明其余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⑥不成立 中,加入CuCl2溶液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 有 ⑦产生 猜想一成立 支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交流评价】 同学们反思后发现实验Ⅱ所得结论不严谨,其理由是⑧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 考虑⑨ 20.用废铁屑(含Fe和Fe,03) 制取FeCO3进而制备铁红(FeO3)的主要流程 如题20-1图所示。 废铁屑 稀硫酸 铁粉 Na,CO3溶液 空气 它- Fe,O, 粉碎机 溶解池 还原池 沉淀池 操作1煅烧窑 题20-1图 (1)用粉碎机将废铁屑研成粉末的目的是①,使反应更充分。 (2)“操作1”的名称为② (3)“溶解池”中得到的溶液的溶质是H,S04、Fz(S04)3以及③ (4)从“操作1”中获得的FeC0,固体需要进行洗涤,检验FeC0,固体已洗 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稀盐 酸,再滴加④(填化学式)溶液,无明显现象。 (5)“煅烧窑”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⑤ (6) 研究团队模拟炼铁的过程,对一定质量的F,O,进行加热,通过精密仪 器测定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结果如题20-2图所示。 贤 西 G 14.0 13.0 300 500600700 温度/℃ 题20-2图 化学试题第7页(共8页) 【查阅资料】用C0还原F,0,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1:3Fe,0,+C0500-600℃ 2Fe,04+C02 阶段2:Fe,0,+C060-70t3Fe0+C0, 阶段3:Fe0+C0→70tFe+C0, i.温度控制在300~500℃时,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⑥。 ⅱ.图中H点对应的固体成分是·⑦。 iii.图中M点对应a的值为⑧。 21.我国有着储量丰富的低品铝土矿资源,科研人员通过采用焙烧一碱浸预脱硅 工艺,获得高铝硅比铝精矿,实现“贫矿变富矿”,并有效地提高了氧化铝 的溶出率。其工艺流程如题21-1图所示。 脱硅碱液 铝土矿原矿 烘干 焙烧 铝土矿焙砂 碱浸脱硅 过滤 脱硅铝精矿 题21-1图 (1)流程中的“碱浸脱硅”是使用烧碱溶液浸泡“铝土矿焙砂”, 以除去矿 砂中的SO2,其反应同C02与烧碱反应相似。请写出“碱浸脱硅”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2)现有一种铝土矿样品,氧化铝的含量为40%,其中有95%的氧化铝能转 化成高纯度氧化铝,然后通过电解制得金属铝,理论上100t该铝土矿 可制得金属铝②t(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工业 制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俗融)4A+30,1 (3)某种铝土矿采用上述工艺可获得铝精矿。其预脱硅效果受焙烧温度等因 素影响。其中焙烧温度对脱硅率的影响如题21-2图所示,根据曲线图 判断,最佳焙烧温度是③。 90 0 0 % 40 30 20 6006S07007508085090950100010501101150120012501300 焙烧温度/℃ 题21-2图 化学试题第8页(共8页)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