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 人教版(2024) / 九年级上册(2024) /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2852889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初中化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质量,反应,分子,原子,生成,下列
预览图 5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结成冰,质量保持不变 B.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C.5g蔗糖溶于80g水中后,物质总质量为85g D.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2.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1 B.22 C.44 D.88 3.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2 24.5 2 1 反应后的质量/g 16.9 0 2 未知 A.8.6g B.9.6g C.7.6g D.10.6g 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g水变为10g冰,该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该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镁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该变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氧化汞分解的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 5.对于化学方程式4Al+3O2 2Al2 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读作“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 B.该反应的反应条件为点燃,生成物为三氧化二铝 C.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 2个氧化铝分子 D.反应中 Al、 O2、Al2O3的质量比是 27: 32: 102 6.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共有3种氧化物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2O+H2O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D.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 7.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都属于化合物 B.该化学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是定值 D.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质量之比 8.已知2A+5B=4C+2D,A和B的混合物194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测得C和D相对分子质量比为44:9,则C的质量为 A.176g B.141.3g C.44g D.36g 9.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后,分离并回收反应后的物质,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注: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A属于纯净物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1.8g C.实验中得到5.5g黑色固体C D.原混合物中含有25.5g氯酸钾 10.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某有机物(化学式为)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有机物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反应前分子数目 a 0 0 反应后分子数目 0 a 待测 A.x=2,y=6 B.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 C.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是 D.实验中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二、填空与简答 11.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 不变;原子的 不变;原子的 不变;元素的 不变。 12.用下图装置研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1)实验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减小。蜡烛减少的质量 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填写“等于”或“不等于”)。 (2)实验2的实验现象是有 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电子秤示数不变。 (3)分析实验3中,电子秤示数改变的原因是 。 (4)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1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l+ Fe2O3 Fe+ Al2O3 (2) CH4+ O2 CO2+ H2O (3) Fe2O3+ H2SO4= Fe2(SO4)3+ H2O 14.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数目 ,原子的质量 。 15.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