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春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共 22 题,每题 2分,共 4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在我国西南地区,隐藏着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宜居地带。在这片海拔 1200~2300米的西部山 地,很多地方都像昆明一样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却没有昆明的喧嚣。下图为西南宜居 地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西南宜居地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水运便利 ②冬暖夏凉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植被覆盖率较高,环境较好 A.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下列有关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的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 B.该区域的农作物主要是春小麦 C.该区域没有明确的边界 D.该区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 黄河流域作为国家生态脆弱典型区,近几十年来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之间博弈不断升级。流 域内“ 资源型 ”与“ 非资源型 ”城市各占一半,其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简 称)发生了不同的演变。下图示意 1995—2015年黄河流域两类城市三生空间演变趋势。读图,完成 3. 与 2010-2015年资源型城市三生空间变化一致的是( ) A. 1995-2000年非资源型城市 B. 2000-2010年非资源型城市 C. 1995-2000年资源型城市 D. 2000-2010年资源型城市 4. 1995-2015年间的不同时段内,资源型城市( ) A. 生活空间被生产、生态空间挤压时间较长 B. 三生空间演变状况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C. 生产空间被生活、生态空间挤压时间较长 D. 三生空间演变状况不利于黄河流域工、农业发展 5. 为增加黄河流域的生态空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①产业迁移 ②产业升级 ③人口控制 ④增加生态空间内部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表为我国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用地类型 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耕地 13538. 5 12786. 19 园地 1481. 2 2017. 16 林地 25395 28412. 59 草地 28731. 4 26453. 01 湿地 ——— 2346. 93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873. 9 3530. 64 交通这运输用地 794. 2 955. 3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4269 3628. 79 6. 表中反映出我国 ( ) A. 耕地面积严重不足 B. 农业用地亟需扩张 C. 建设用地占比逐年下降 D.林草地是主要用地类型 7.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 A. 西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8. “ 占补平衡” 制度下,三调比二调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 务工导致撂荒严重 B . 农业用地结构调整 C. 建设用地侵占农田 D. 灾毁耕地面积增加 广东佛山市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近年来当地陶瓷等高耗能产业在加快“ 煤改气 ”速度 的同时,也实现了生产设备的自动化,运营成本显著降低。下图示意与广东相关的能源跨区域调配 线路。 9. 图中四条线路属于 “ 西气东输” 线路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佛山市的陶瓷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的原因是( ) ①原料投入成本降低 ②污染处理成本降低 ③劳动力投入成本降低 ④技术研究成本降低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运行后,大坝以下河槽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 2000—2015 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及河槽断面形态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发生变化,是因为( ) ① 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 ② 黄河下游植树造林 ③ 大坝加大了水位落差 ④ 降水增加,流量变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2. 与花园口—夹河滩段相比,泺口—利津段河槽横向展宽不明显最可能因为该河段( ) A. 流速较快,河流下蚀更突出 B. 两岸岩石比较坚硬,难侵蚀 C. 治理黄河工程导致河槽两侧比较稳定 D. 河床底部泥沙淤积较松散,更易侵蚀 13. 近年来,花园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