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庆云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秦岭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2题。 “欢迎你们来做客!” 34 马“你们那边太冷了, 我们受不了啊” 1.导致秦岭两侧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气候 C.海陆 D.洋流 2.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 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落叶阔叶林和常 绿阔叶林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⑥畜 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5 D.②④6 3.我国的经济林木,位于秦岭一准河以北的是 A.苹果、柑橘、柿 B.柑橘、柚、茶叶 C.香蕉、龙眼、柑橘 D.枣、柿、苹果 民谚“小暑晒霉正当时”,指我国某些地区小暑节气时 (7月7日或8日),连续月余的阴雨稍歇,人们将衣被晒于 阳光下除湿灭菌,俗称“晒霉”。据此,完成4~5题。 4.“晒霉”的地点可能是下列四地中的 降水(毫米) 300 200 100 0 4 10(月) 4710(月) 14710(月) 14710(月) B C D 5.“晒霉”时节,我国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最长 B.昼夜等长C.昼长夜短D.昼短夜长 读图,完成6~8题。 仰甲 目乙 口丙★首都 2丁 6.图中丙、乙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A.青藏高原边缘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秦岭一淮河线 D.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 7.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主要发展 A.渔业 B.旱作农业C.畜牧业 D.水田农业 8.丙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植被茂密B.夏季低温C.干旱少雨 D.河网密布 9.下列景观图中,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 B 10.北方地区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煤、石油、铁矿 B.水能、有色金属 C.石油、天然气 D.铁矿、有色金属、地热能 今年暑假,某“驴友”团要进行一次难忘的骑自行车旅 行,旅行路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1~13题。 鲁木齐 呼和浩特 敦煌 银川 11.该区域传统民居是 A.四合院 B.吊脚楼 C.蒙古包 D.碉楼 12.关于旅行需要携带的物品,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光照强烈,需要太阳帽遮阳 B.夏季炎热,不用带长衣和长裤 C.夏季常下雨,需要带上雨具 D.空气稀薄,带上氧气瓶以备用 13.“驴友”西行,发现气候越来越干,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 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如图)。 据此完成14~15题。 半圆形茅草屋顶 竹条 尖尘关≌ag 门 竹片地板 土墩 30~40厘米中空 土墩心 14.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A.内蒙古高原 B.吐鲁番盆地 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 15.该传统民居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温(℃) 降水(毫米) 气温(℃) 降水毫米)。 气温(℃) 降水(毫米) 气温(℃) 降水(毫米) 300 40 300 300 00 30 250 250 30 250 30 250 20 200 20 200 20 200 20 200 10 150 10 150 10 150 10 15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10 50 -10 50 -10 50 -10 50 20 20 -20nnll777a -20 4 710(月 710(月) 14710(月) 4710(月 B答案: 1.B 2.C 3.D 4.B 5.c 6.B 7.B 8.C 9.A 10.A 11.C 12.A 13.C 14.C 15.A 16.(1) 青藏 (2) ③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3)C (4)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5)A 17.(1)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田 水稻 (2) 寒温带中温带 暖温带半湿润区 旱地小麦 (3)中温带和 暖温 带干旱区畜牧业 (4)高原气候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 畜牧业 18.(1) 大兴安岭400 (2)昆仑 (3)减少 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或海陆因素造成) (4)畜牧 荒漠化(沙漠化、草场退化等)(意思相近即可) 19(1)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高寒 (2)布达拉宫 (3) 答:所处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 植被种类复杂。 (4)草场退化,草地沙化:生态环境恶 化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