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塔里木盆地 (2024·淄博临淄区二模)坎儿井集中分布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地下引水工程。图1为新疆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为坎儿井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吐鲁番盆地( ) A.全年高温 B.位于内流区 C.草原面积广阔 D.位于高纬度 2.坎儿井( ) A.暗渠中的水可自流补给 B.水源主要来自周围湖泊 C.竖井可以减少蒸发,加剧干旱 D.能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稻田 (2024·济宁兖州市一模)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交通便捷,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塔里木盆地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B.盆地内部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C.自然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 D.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4.观察图中交通、城市的分布情况,出现这种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这些地方降水丰富 B.这些地方有丰富的冰雪融水,水源较充足 C.这些地方地形平坦 D.这些地方濒临海洋,对外交通发达 5.(2024·济宁学业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田至若羌的和若铁路,两旁种植了耐旱的梭梭树、红柳等,部分路段修建了“过沙桥”。2024年6月,全线开通运营后,塔里木盆地形成了绕沙漠一周的环状铁路线,并北连兰新线,东经格尔木与青藏线相连,便利了与祖国各地的联系。 (1)塔里木盆地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 。 (2)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是 。 (3)路两旁梭梭树、红柳的作用是 ;沙漠中“过沙桥”的作用是 。 (4)简要分析塔里木盆地建设环状铁路线的意义: 。(答出两个要点)第十七章 西北地区 第一讲 自然特征与农业 1.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图中①②处分别是(B) A.干旱 都是季节性河流 B.干旱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C.湿热 河流多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 D.高寒 河网密布,多外流河 (2024·淄博高青县二模)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示意图,完成2~4题。 2.图示区域铁路大致走向为(A)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3.下列条件,乙聚落优于甲聚落的是(B) A.地势平坦 B.水源充足 C.光照充足 D.铁路交通便利 4.图示地区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A) A.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B.大气降水和黄河水 C.湖泊水和山地降水 D.高山冰雪融水和湖泊水 5.(2024·南充学业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为中国东中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乃至西方各国的天然走廊和必经要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咽喉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492个洞窟中有众多彩塑和壁画,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 图1为某地区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图2为敦煌气候图。 (1)据图1可知,河西走廊是位于祁连山(山脉)以北的一条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河流)以西而得名。 (2)图示河西走廊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为甘或陇。 (3)据图1中年等降水量线分布情况描述该区域年降水量大致分布规律为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4)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选填“祁连山冰雪融水”或“黄河水”)。 (5)据材料和图2简要分析敦煌壁画能保存千年的原因: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第二讲 塔里木盆地 (2024·淄博临淄区二模)坎儿井集中分布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地下引水工程。图1为新疆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为坎儿井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吐鲁番盆地(B) A.全年高温 B.位于内流区 C.草原面积广阔 D.位于高纬度 2.坎儿井(A) A.暗渠中的水可自流补给 B.水源主要来自周围湖泊 C.竖井可以减少蒸发,加剧干旱 D.能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稻田 (2024·济宁兖州市一模)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交通便捷,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