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2860253

第十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鲁教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地区,民居,地理,我国,传统,南方
预览图 0
第十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对诗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D)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的景观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新疆牧区的景观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揭示了冬季风难以到达西北地区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揭示了淮河以南、以北地区地理差异明显   (2024·安徽学业考)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杰作。如图中①②示意我国两个地区的典型传统民居,③示意某地区民居及其周围环境。据此完成2、3题。 2.民居①②分别位于我国的 (D) A.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3.反映传统民居③所在地区环境特点的古诗词是 (C)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024·东营模拟)《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有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4~6题。 4.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测,这里的“山”指的是 (C) A.天山山脉 B.阴山山脉 C.秦岭山脉 D.昆仑山脉 5.“山南”水牛下地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 B.小麦 C.青稞 D.大豆 6.属于“山北”地区农业特征的有 (B) ①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一年两熟 ③盛产油菜、苹果 ④以种植业为主 A.①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地理研学】 主题 区域联系与差异 材料一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借助网络开展“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的云端研学活动,感受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材料二 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思考完成: (1)长征起点,终点分属南方、北方地区,说出两地区的分界线及起点、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 答:秦岭-淮河一线。赣。陕或秦。 (2)根据饮食习惯,推测长征起点、终点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答:起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终点: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在夏季)。 (3)结合毛主席诗词及长征路线图,列出长征沿途经过的山脉、河流名称各两个。 答:山脉:南岭;乌蒙山;横断山脉;岷山等。 河流:乌江;金沙江(长江);大渡河;岷江等。 (4)终点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说明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当地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气候干旱(燥),降水少;民居就地取材;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第十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对诗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的景观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新疆牧区的景观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揭示了冬季风难以到达西北地区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揭示了淮河以南、以北地区地理差异明显   (2024·安徽学业考)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杰作。如图中①②示意我国两个地区的典型传统民居,③示意某地区民居及其周围环境。据此完成2、3题。 2.民居①②分别位于我国的 ( ) A.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3.反映传统民居③所在地区环境特点的古诗词是 (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