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 编号:22933973

【议题式教学】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17张PPT)+素材

日期:2025-05-10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人文,精神,中华,包图网,议题,作品
预览图 0
(课件网) 初中思政课议题式”三点五学"教学模式研究成果 人民教育-出卷网-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一框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自学任务单 1 阅读教材内容,提出你的学习困惑。 2 自主质疑,提出你的学习困惑 自学·自主质疑 千里江山图 “四君子” 春节成功申遗,你从中感受到哪些中华人文精神? 展学·情境导入 总议题:悟人文精神,提文化自信 结合同学的讨论,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议学·合作探究 子议题1:人文之光,照亮心田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处世方法 人文精神 教化思想 人文精神 美学追求 人文精神 生活理念 人文精神 议学·合作探究 子议题1:人文之光,照亮心田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议学·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中华人文精神的角度(如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准备发言稿 讨论要求 1.每个小组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结合教材内容、生活或者材料以及问题,来组织答案。 2.一位记录员,及时将讨论的答案记录到本子上;一位发言人;一位组织者;每人至少提出一个观点。 3.讨论时长4分钟。 子议题2:形神兼备,和而不同 ———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议学·合作探究 子议题2:形神兼备,和而不同 ———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为齐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但他们分别效力于蜀汉和东吴两个敌对的政权。尽管立场不同,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断绝关系或相互攻击。相反,他们经常通过书信交流思想,并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思考:根据以上两个故事,谈谈你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解。 点拨:(1)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 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2)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3)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议学·合作探究 子议题2:形神兼备,和而不同 ———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 1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①内涵: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②作用: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岁寒三友” ,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岁寒三友”体现的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坚韧不拔 :松树在严寒的冬季依然挺立不倒,象征着坚持不懈和勇往直前的品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