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 严于律己 / 编号:22938092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3《严于律己》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5-10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行为,我们,不良,依法,小李,自律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道法11.3《严于律己》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15岁的陈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交友不慎,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屡教不改。后来开始偷东西、打骂同学,受到了校纪处分。但他仍不悔改,甚至偷盗财物。和两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此案例警示青少年应( ) ①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②适度上网,杜绝不良行为 ③依法自律,增强法治观念 ④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以下说法与其表达的意思相符的有( ) ①我们要依法自律,杜绝不良行为 ②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③小错可不断,大错不能犯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风景区派出所接到景区综治组队员报告,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崖壁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该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周某某200元罚款的处罚。关于本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综治组队员通过道德维护社会秩序 C.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D.一般违法与犯罪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4.公交车逃票、闯红灯、自行车不按车道行驶、未满16岁骑电动车……很多同学认为这些行为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对于这些“小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违法行为,但危害不大,以“小”视之即可 ②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我们应依法自律,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不重视这些“小事”,将来一定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年12月30日,河北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邯郸初中生被害案,对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李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该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 ) ①远离犯罪,珍惜美好生活 ②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③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④依法自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15岁的陈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交友不慎,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屡教不改。后来开始偷东西、打骂同学,受到了校纪处分。但他仍不悔改,甚至偷盗财物。和两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此案例警示青少年应( ) ①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②适度上网,杜绝不良行为 ③依法自律,增强法治观念 ④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面是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的“与法同行”主题教育摘要: ★“远离毒品危害”———设计禁毒宣传黑板报 ★“慧眼识诈”———制作反电信诈骗宝典 开展这些活动目的在于( ) A.学会独立思考,排除外界影响 B.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完善自我认知,学会传递情感正能量 D.认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启示我们( ) ①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的人,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自觉遵纪守法就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③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惯开始的 ④要依法自律,防患于未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青少年小李的成长历程警示我们,违法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请根据小李的经历,分析下列事件发生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 ①小李因多次小偷小摸,被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②小李为了筹集网费,伙同他人持刀抢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③小李在父母的劝说下,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但未能彻底改正 ④小李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并开始小偷小摸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