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2942508

【无忧学案—期末复习无忧】2024—2025学年度七下历史第一单元复习(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5-10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无忧学案———期末无忧】 2024—2025学年度七下历史期末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高频考点默写 目录 序言:学案简介 1 第一,贴合考情 2 这一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2 第二,详略得当 3 这一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3 第三,锻炼书写 4 这些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4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教用含答案) 5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教用含答案) 5 第3课 “开元盛世”(教用含答案) 6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用含答案) 7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教用含答案) 7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教用含答案) 8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用含答案) 9 第一单元默写学案打印部分(6页) 11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11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11 第3课 “开元盛世” 12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3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13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14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5 序言:学案简介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到期末总是发愁,不知该如何复习:做题则题海无涯,不知如何下手高效演练;背诵虽滚瓜烂熟,但考题一出却无法快速把背诵内容与题目问题紧密联系;更有甚者,一些学生的书写也是错误百出,观之令人发笑。 很多时候,学生不是背不会知识点,而是在做题的时候不会应用。学生不会应用的原因是,在考试的时候,题目并不是干巴巴的知识点背诵啊,是通过材料给出一定的提示,让学生通过提示去联想到相应的历史知识。所以在期末复习的时候,与其给学生一张罗列好的知识点,不如给学生设计出一份比较精妙的问答默写学案。这个精妙的问答默写学案问题也不再是干巴巴的问事件时间、人物意义之类的简单问题,而是结合教材内容、往期考察以及其他各种历史知识设计出的一些提示性内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示性内容联想对应历史事件与正确书写的能力。 为了试着解决上述复习三大难题,笔者试着编写了本套《期末复习无忧学案》,它有三大特点,具体示例如下: 第一,贴合考情 本学案一改网上诸多背诵提纲或以文字汇总、或以表格罗列、或以简单问答整合的形式,而是独创性地开创了情景化提问默写,与如今的考试情况紧密结合。 如今的初中历史考试,很少再有知识点直问直答的模式,而是以图片、文字为载体提供提示性的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联想到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而进行作答。所以本学案的每一个小问题,都尽力结合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先展示简单的材料,在提出切合考情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考场的情景。 这一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古诗评价的古代工程是: ,开凿这一工程的皇帝是: 。”第一单元中,在带领学生复习隋朝大运河时,首先引用第1课序言中提到过的诗句,给学生提供出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写出与这首诗相关的古代工程是“隋朝大运河”,这也是如今考试中对隋朝大运河的常考形式之———题目中给出诗歌作为材料,问题上让考生写出诗歌评价的古代工程是“隋朝大运河”。 第二,详略得当 如今网上的很多期末复习课件和知识提纲,唯恐内容不全,总希望事无巨细全部呈现,但是很多知识点,对于学生或者说考试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真没必要让学生分散时间和精力去背诵。在我市组织的历史新教材培训中,进行培训讲座的叶小兵教授就说过,2024版新教材的内容的确是增多了,但是在授课乃至复习时,老师们也可以有所取得,重点是要详略得当。 因此,本学案的编写特点之二便是详略得当,给出的提示性内容很详细,真正涉及的知识点则重点突出,以课标要求、考查重点为主,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这一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唐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