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2942511

【无忧学案—期末复习无忧】2024—2025学年度七下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5-10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学生,内容,复习,历史,特点,材料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无忧学案———期末无忧】 2024—2025学年度七下历史期末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高频考点默写 目录 序言:学案简介 1 第一,贴合考情 2 这一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2 第二,详略得当 2 这一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3 第三,锻炼书写 3 这些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4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4 第9课 辽、西夏于北宋并立 5 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 6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7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9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10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1 序言:学案简介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到期末总是发愁,不知该如何复习:做题则题海无涯,不知如何下手高效演练;背诵虽滚瓜烂熟,但考题一出却无法快速把背诵内容与题目问题紧密联系;更有甚者,一些学生的书写也是错误百出,观之令人发笑。 很多时候,学生不是背不会知识点,而是在做题的时候不会应用。学生不会应用的原因是,在考试的时候,题目并不是干巴巴的知识点背诵啊,是通过材料给出一定的提示,让学生通过提示去联想到相应的历史知识。所以在期末复习的时候,与其给学生一张罗列好的知识点,不如给学生设计出一份比较精妙的问答默写学案。这个精妙的问答默写学案问题也不再是干巴巴的问事件时间、人物意义之类的简单问题,而是结合教材内容、往期考察以及其他各种历史知识设计出的一些提示性内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示性内容联想对应历史事件与正确书写的能力。 为了试着解决上述复习三大难题,笔者试着编写了本套《期末复习无忧学案》,它有三大特点,具体示例如下: 第一,贴合考情 本学案一改网上诸多背诵提纲或以文字汇总、或以表格罗列、或以简单问答整合的形式,而是独创性地开创了情景化提问默写,与如今的考试情况紧密结合。 如今的初中历史考试,很少再有知识点直问直答的模式,而是以图片、文字为载体提供提示性的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联想到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而进行作答。所以本学案的每一个小问题,都尽力结合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先展示简单的材料,在提出切合考情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考场的情景。 这一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XX,又为活板”出自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活板》一篇,其中北宋庆历年间出现的“活板”指的是哪一技术: ,“布衣XX”指的是这一技术的发明者,他的大名是: 。”第二单元中,在带领学生复习活字印刷术时,首先引用课外材料———沈括的《活板》,然后创设问题“‘活板’指的是哪一技术”,引导学生回答“活字印刷术”,接着再写出发明者“毕昇”的名字,现在考试对活字印刷术的考查形式之一,就是提供一些提示性内容,然后让学生判断这一发明是活字印刷术,同时发明者毕昇也是常考点之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等材料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第二单元中,经济重心南移南移既是学习重点,也是考查重点,而且它的考查形式,很多时候都是给出材料,让判断现象,所以设计如上。 第二,详略得当 如今网上的很多期末复习课件和知识提纲,唯恐内容不全,总希望事无巨细全部呈现,但是很多知识点,对于学生或者说考试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真没必要让学生分散时间和精力去背诵。在我市组织的历史新教材培训中,进行培训讲座的叶小兵教授就说过,2024版新教材的内容的确是增多了,但是在授课乃至复习时,老师们也可以有所取得,重点是要详略得当。 因此,本学案的编写特点之二便是详略得当,给出的提示性内容很详细,真正涉及的知识点则重点突出,以课标要求、考查重点为主,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这一特点在学案中的体现如下: ““上(宋高宗)曰:‘市舶得利最厚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