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滑轮组(含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 模型解读|模型构建|真题演练|素养通关 高频模型 中考题型与分值分布 命题特点 模型01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必考点)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2-9分) 一般情况下,各省中考物理命题,滑轮组(含斜面)的机械效率计算部分会出现1道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综合计算题三种题型的一种出现,分值9分以内。这部分属于中考重点,预测2025年是必考内容。 模型02 斜面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常考点)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2-9分) 模|型|构|建 『模型解读,给思维方法及解题规律』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的理解 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也就是人们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时必须做的功。在提升物体时,W有用= Gh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3.额外功的主要来源: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4.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之和。即:W总=W有用+W额 5.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 FS 二、求解机械效率理论知识 1.定义: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分析判定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高低要分析两个因素:有用功与总功。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2.计算公式:η=×100%。 3.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尽可能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减轻机械的自身重量;合理地减少部件间的有害摩擦。 【温馨提醒】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1)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决定,它表示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的大小,不能反映有用功或总功的多少。 (2)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这是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3)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机械效率反映的是机械在一次做功的过程中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同一机械在不同的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往往会不同。 (4)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做功多少物体提升的高度等无关。 (5)机械效率是表征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 三、与滑轮组机械效率有关的计算题解题策略 (一)用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机械效率问题求解办法 a.用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的模型图 b. 用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求法 (1)有用功W有用=Gh (2)总功W总=Fs (3)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 (4) s=nh 其中h是重物G被提升的高度,s是动力F 移动的距离, n是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c.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求解 (1)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称为滑轮组机械效率。 (2)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100% η=(W有用/W总)×100%= (G / nF ) ×100% (二)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机械效率问题求解办法 a.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的模型图 b. 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求法 (1)有用功W有用= fs2 (2)总功W总= F s1 (3)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 (4)s1= ns2 其中 s1是动力F 移动的距离,s2是重物水平移动的距离,f是物体匀速运动受到的阻力, n是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c.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求解 (1)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称为滑轮组机械效率。 (2)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100% η=(W有用/W总)×100%= (fs2/ F s1) ×100% 【例题1】(2024·北京·中考真题)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做功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20s内绳子自由端竖直匀速移动16m,重物竖直匀速上升4m。已知动滑轮总重100N,提升的物体重800N。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200W B. 额外功为400J C.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为250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