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 严于律己 / 编号:22982515

严于律己课件(共33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5-15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违法犯罪,不良,行为,犯罪,周岁,刑事责任
预览图 0
(课件网) 自 主 预 习 1.如何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犯罪? 2.有利于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法律是什么? 3.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怎样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 结合教材P99—102,思考: 严于律己 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总议题:未成年人如何守住守法红线? 明危害 --未成年是不是犯罪的挡箭牌 辨是非 --不良行为该不该坚决说“不” 严律己 --防患未然该从哪些细节做起 壹 贰 叁 (一)明危害 未成年是不是犯罪的挡箭牌 观看视频:2024年邯郸初中生杀人案 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 2024年12月30日,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一案,对被告人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李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被告人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处罚。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邯郸市人民检察院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结合材料思考,未成年是不是犯罪的挡箭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你的初中生违法犯罪知识达标了吗? 测一测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开始承担部分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解析: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小刚13岁,参与了一起持刀抢劫案,他的行为( ) A.因为年龄小,不用负刑事责任 B.如果情节恶劣,经批准可能要负刑事责任 C.由父母代替他接受处罚 答案:B 测一测 小宇(14岁)多次在校园里殴打同学,导致对方手臂骨折,他的行为( ) A.只是“调皮”,家长赔钱就行 B.构成故意伤害罪,可能要进少管所 C.因为不满16岁,警察不会管 D.学校记过处分后就没事了 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后,虽然可能从轻处罚,但( ) A.犯罪记录会永远保留 B.只要道歉就能消除所有后果 C.长大后记录会自动删除 D.只有警察能查到,其他人不知道 答案:B 答案:A 测一测 初中生小王在网上威胁同学“不给钱就曝光隐私”,这种行为( ) A.属于“网络玩笑”,不用当真 B.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要负法律责任 C.只有成年人这么做才违法 D.删了信息就没人知道了 有利于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法律是什么?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B 知 识 小 结 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认知)P99 我们应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P100 (二)辨是非 不良行为该不该坚决说不 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距离究竟有多远? 观看视频:从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的距离有多远?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