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编号:22990303

专题十三 逻辑与思维-2025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18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思维,柳树,中的,题的,能被,聚合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三 逻辑与思维 【主题1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1.高考试题常依托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或者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思维的基本形态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知识,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和超前思维等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常与哲学中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相融合,备考时要注意从多方面思考。 2.超前思维是高考试题常考的一种思维方法,高考试题常以国家的战略规划、大政方针、政策、最新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百年奋斗目标等为命题背景。 1.(2024·吉林·高考真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柳树被古人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柳树根系发达,古人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并营造了“细柳夹道生”(刘桢《赠徐干诗》)的景色。20世纪末以来,研究人员利用柳树能吸收并转化土壤中污染物的特性将其用于生态修复。由此可知( ) ①柳树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是思维对感性材料的能动反映 ②柳树根系发达的特性是人们利用其固堤护路的前提条件 ③古诗中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 ④形象思维的运用使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柳树作为现实中客观事物,给人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感性材料,经过艺术加工柳树常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同时,因为柳树根系发达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所以人们常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①②符合题意。③:古诗中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现实中柳树的客观状态,而不是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③排除。④:是通过社会实践,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④排除。故本题选A。 2.(2024·河北·高考真题)“孔”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球鞋两边的通风孔,有利于散热;在防盗门的小孔里装“猫眼”,便于观察门外情况。包含和上述材料相同思维方式的是( ) ①将计时、通话、定位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表 ②从三角形想到三角尺、三角旗和金字塔等 ③提供住宿、餐饮、采摘等多项服务的乡村特色民宿 ④玻璃杯破损的原因:可能被某种东西敲碎,可能被杯中的水结成的冰胀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孔”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球鞋两边的通风孔,有利于散热;在防盗门的小孔里装“猫眼”,便于观察门外情况,体现了发散思维。①③: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要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将计时、通话、定位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表,提供住宿、餐饮、采摘等多项服务的乡村特色民宿,围绕智能手表和乡村特色民宿这个目标,体现了聚合思维,①③不符合题意。②④: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从三角形想到三角尺、三角旗和金字塔等,玻璃杯破损的原因:可能被某种东西敲碎,可能被杯中的水结成的冰胀裂,体现了发散思维,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2024·湖北·高考真题)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