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高考专区 / 模拟试题 / 编号:22992576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四模试题 政治(含解析)

日期:2025-05-18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制度,答题,农业,劳动,民营,答案
预览图 0
吉林地区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四次调研测试 政 治 试 题 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区域所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草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1. 劳动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以及类本质之间的疏离现象。1875年,其《哥达纲领批判》以劳动问题为主线、聚焦劳动解放,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异化劳动”的存在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③从“异化劳动”到“第一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④“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明晰了制度建设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走向 ②制度自信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重要制度要随着新领域新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 ④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这是继2024年首次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后,这一创新实践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科技小院将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派驻到农业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聚焦农业农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广泛开展农技服务,打通农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设立科技小院可以: ①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完善农业服务体系,避免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③培育农业新质人才,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推动农业科技转化和运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要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对此,传导效应正确的是: ①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②强化市场调节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③全面取消市场准入限制→扩大民营经济投资总量→增强民营企业控制力 ④落实公平竞争制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这是“零基预算改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零基预算是指从“零”开始编制预算,在预算编制时不考虑以往预算安排基数,而是结合实际需求和财力状况,对各项支出逐项审核后,按照轻重缓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