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学 校:绍兴一中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年 级:高一年级 学 科:高中政治(统编版)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重点知识 二、易错辨析 三、题型演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课 (一)原始社会———人类的童年期 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是石器。 (1)旧石器时期:打制石器,人们是采集者 (2)新石器时期:磨制石器,人们是生产者 3.生产关系特点 ①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 ③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一、重点知识 4.最早的上层建筑:氏族议事会 (注:不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5.私有制的产生 (1)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2)最早归私有的是:牲畜和工具 (一)原始社会———人类的童年期 一、重点知识 (二)奴隶社会———阶级社会的开始 1.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所有制)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人与人的关系)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分配制) 2.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3.国家(上层建筑):奴隶制国家。 (1)地位: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含义: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性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一、重点知识 (二)奴隶社会———阶级社会的开始 4.生产力 (1)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2)城市出现 (3)文字发明和应用 (4)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5)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进入了文明时代 一、重点知识 (三)封建社会 1.生产力:新水平 (1)铁质农具推广使用 (2)耕作技术进步 (3)水利事业 (4)手工业 (5)商业和城市发展 2.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所有制) 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人与人的关系) ③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分配制) 一、重点知识 (三)封建社会 3.封建剥削基础和方式 ①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剥削方式:收取地租。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4.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5.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一、重点知识 (四)资本主义社会 1.生产关系特点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 (人与人的关系) ③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只给工人支付少量工资。(分配制) 2.基本条件 ①有人: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②有钱: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一、重点知识 (四)资本主义社会 3.开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②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③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 ④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注:不同于基本矛盾) 一、重点知识 (四)资本主义社会 5.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趋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该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②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始终,决定其命运 ③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其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2)历史发展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终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一、重点知识 1.五个社会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