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编号:22995792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46张PPT)

日期:2025-05-18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氏族,生产力,会的,原始社会,阶级,劳动
预览图 12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
(课件网)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议题: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 课堂探究:人类历史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 它们的划分依据又是什么呢?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无规律可循?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探寻———原始社会的生活面貌 1 总的来说,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 1.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 旧石器时代(绝大部分时间)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新石器时代,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2.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状况 (1)共同劳动(劳动方式) (2)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 (3)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4)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根本原因:由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 【名词解析】氏族(氏族社会):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氏族,这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3.原始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上层建筑) 氏族议事会特点: A.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大家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 B.氏族长和军事首领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的。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问题。军事首领负责对外作战。 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一些亲近的氏族构成部落, 有些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管理方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严寒酷暑 环境恶劣 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 野兽出没 常遭袭击 没有医疗 高死亡率 采摘食物 食不裹腹 部落战争 经常发生 思维提升: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平均分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必然解体 孩儿他妈,我研究出个铜器,用它打出的粮食足够咱一家了!咱俩单飞吧! 欧了! 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 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兄dei们,铜器是我造的,所以我就自己用了啊!你们想用你们自己造! 兄dei们,我种地的效率高,和你们一起种地平均分配很吃亏,我家想要一块地自己种! 想不想和我一样打出很多粮食?想不想吃饱穿暖?那你们就得听我的! 原始社会的解体 阶级社会的产生 根本原因:原有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工具的改进 生产力发展 个体劳动盛行 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 贫富分化 争夺生产资料 胜者处于支配地位 败者处于被支配地位 出现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对立(阶级社会产生) 奴隶制国家 产生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形成 石器的使用,生产力低下 生产资料公有、平等互助、平均分配 原始社会解体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探寻———奴隶社会的生活面貌 2 1.奴隶社会的产生(阶级的出现) (1)阶级含义: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剥削地位 被剥削地位 二、奴隶社会 (2)奴隶社会的两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对立阶级) (3)奴隶社会产生时间、原因、标志: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 原因:生产力发展 标志:私有制确立 2.奴隶社会生产力状况与生产关系特点(重点) 二、奴隶社会 (1)生产力状况: ①劳动者:脑体分工出现文字 ②劳动对象:手工艺、商业、城市繁荣 ③生产工具:金属工具(青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