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 / 文科综合 / 期末专区 / 七年级下册 / 编号:23601071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初中文理综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优秀,我们,答题,传统文化,情感,下列
预览图 5
初中文理综 初中文理综
应城市(2024-2025)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为化解青春期的烦恼,某中学开展了以“化解青春烦恼”为主题的讲座活动。以下是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 ①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长出胡须不正常 ②生理变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③我们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提升内在美 ④青春期的我们只会为生理变化而烦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情境中,调节情绪的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①进入考场,通过深呼吸调整紧张情绪———放松训练 ②一个人在家感到烦闷时,听一听音乐———注意转移 ③心情低落不舒畅时,跑到房间痛哭一场———认知调节 ④遇到烦心事,约上好友去郊外欣赏美景———合理宣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尚书大传·牧誓·大战篇》:“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爱屋及乌”的现象体现了( ) A.情感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B.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C.要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 D.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更全面地观察事物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名言反映了( ) ①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掉一切 ②自尊自爱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③一个人的高风亮节随环境而改变 ④自尊自爱的人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七年级1班准备以“做自信的人”为主题制作一期黑板报。在《专注当下,积极行动》板块,打算引用一句古诗文来激励同学们积极行动,勇于探索,不断提升自己。下列古诗文适合的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下列漫画所表达的内容启示我们( ) A.行己有耻,自尊自爱 B.乐观豁达,顺其自然 C.奋发向上,自信自强 D.自我勉励,特立独行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 ①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③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④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文化思想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 ) A.崇尚和合的美学追求 B.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C.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D.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 9.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以下优秀传统文化能体现该荣辱观念的是( )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②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③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④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一年来,认真落实常委会立法规划,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文物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上述任务的完成意味着(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②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最终得到了实现 ③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杜绝违法犯罪 ④努力使国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