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月考专区 / 高一上学期 / 编号:23726686

东北三省、内蒙古2025~2026学年度全国名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思想政治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10-27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答题,阶级,选择
预览图 0
全国名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思 想 政 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第一、二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殷墟,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甲骨文字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出彩时代;灿烂精美的青铜器皿、琳琅华贵的玉石雕刻、装饰精美的马车,是3300多年前殷商文明的生动诠释。下列对商文明的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管理集体事务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问题出发,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材料表明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生产力快速发展 B.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 C.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第1页(共6页)必修1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对诗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广大农民陷入贫困陷阱的根源 ②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无法支撑人们平均分配 ③封建社会沉重的地租、苛捐杂税使得民不聊生 ④封建社会内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可缓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据美国权威媒体福克斯新闻网报道:预计2024年美国将迎来一场灾难性的经济危机,其破坏力可能超过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该危机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增加政治风险。历史上,经济大萧条期间,社会矛盾加剧,政治极端主义思潮兴起。导致这场危机出现的原因是 ①美国政治极端主义思想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②资本主义发展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经济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据此判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部分,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实践 ③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④吸收和改造了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该论述 ①表明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②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③揭示了阶级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④表明科学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