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 第八课 生命可贵 / 敬畏生命 / 编号:23917608

《敬畏生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生命,学生,敬畏,思考,正确,教学
预览图 3
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一、教材解析 “珍爱我们的生命”单元是对初中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本节课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生活。只有学生明白生命可贵的时候,才会慎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本节课为后面第九课和第十课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七年级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是学生从难以分辨、抵御外界不良影响的自然人向能分辨是非善恶、有正确价值观、能感受到社会与生活美好的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将有助于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养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并进一步激发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 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敬畏生命的原因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文字素材 + 图片),朗读:“2025 年 7 月,这些英雄的事迹闪耀光芒:有人下沼气污水救险,有人直面歹徒尖刀,有人珠峰放弃登顶救人,有人为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 2.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同学们,这些平凡人为何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如果是你,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做?” 3.总结学生回答,引出总议题:“大家的回答都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今天我们就围绕‘如何理解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的生命态度’,走进‘敬畏生命’的课堂。” 1.认真倾听素材,感受英雄事迹的震撼。 2.独立思考 20 秒后,举手分享观点(预设回答:“英雄有勇气,重视别人的生命”“我会先保证自己安全,再找大人帮忙”)。 3.明确本节课学习主题,进入课堂状态。 议题一:生命之镜 ——— 照见脆弱与坚强的交响 教学内容:为什么敬畏生命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展示事件详情,慢速朗读:“2025 年 8 月 14 日 15:30,上海青浦军训基地(气温 35℃),15 岁高一女生晕倒后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她刚考入顶尖高中,与好友约定考国防科大。” 2.提出思考问题:“从这个事件中,你看到生命面临哪些挑战?这个事件让你有什么感受?” 3.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1 分钟,随后邀请 2-3 名学生发言,教师逐一点评(预设点评:“你发现了‘高温 + 意外’的挑战,很细致”“你提到‘惋惜’,这是对生命脆弱的真实感受”)。 4.展示救援现场图片 + 文字素材,语气敬佩地朗读:“2025 年 8 月,吉林拉法山居民采蘑菇被困绝壁(海拔 680 米,两侧垂直断崖),民警与消防员冒暴雨救援:崖顶民警用身体压救援索,浑身湿透、遭马蜂袭击仍不松手,7 小时后成功救人。” 5.提出思考问题:“从救援中你感受到什么力量?事件体现了怎样的生命态度?” 6.组织学生同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