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月考专区 / 高三 / 编号:23918061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高中地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河流,黄河,作用,沉积,三门峡,船舶
预览图 4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
祁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 9月月考地理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3分,。) 暑假期间,家住天津的小明路过当地一座桥梁(图a)时发现,一侧河岸出现大量浮藻。随即同行的小亮拍下照片,小明的身影与桥梁走向几乎平行(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照片的地点和大致朝向分别为( ) A.甲东北 B.甲西南 C.乙东北 D.乙西南 2.拍摄照片时,当地时间接近( ) A.7:00 B.11:00 C.15:00 D.19:00 3.照片中的浮藻位于( ) A.凸岸,该岸水位整体比对岸低 B.凸岸,该岸水位整体比对岸高 C.凹岸,该岸水位整体比对岸低 D.凹岸,该岸水位整体比对岸高 2024年12月14日,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西藏才朋光伏电站二期正式并网发电,将有效缓解藏中地区居民生活缺电状况。该项目光伏板采用双面设计,正面背面均能发电。如图是西藏才朋光伏电站二期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西藏才朋光伏电站二期的光伏板能实现背面发电主要依靠( )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反射 D.大气反射 5.西藏才朋光伏电站二期并网发电后,藏中地区居民生活缺电状况得到有效缓解的季节主要是( ) A.冬、夏季 B.冬、春季 C.夏、秋季 D.春、秋季 众多研究表明,黄河的形成演化涉及漫长地质时期复杂的水系重组过程,可大体划分为古黄河和现代黄河两个演化阶段。三门峡是黄河主干道上的最后一段峡谷,经现代钻探后研究表明,黄河形成之前,渭河盆地和三门峡盆地可能被三门峡古湖占据。在距今约1.25百万年(处于第四纪冰期中),全球气候变冷,导致三门峡被切穿,古湖开始消亡,黄河东流入海。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标志着现代黄河水系格局的形成。下图为古黄河水系与现代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能证明三门峡古湖存在的最有力证据是三门峡盆地沉积物,其来源最有可能是( ) A.太行山区 B.中亚地区 C.周边山地 D.鄂尔多斯高原 7.结合材料推断,三门峡被贯穿、黄河东流入海,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海平面下降,河流侵蚀加剧 B.太行山隆起,河流侵蚀加剧 C.华北平原下降,河流侵蚀加剧 D.黄土高原抬升,河流侵蚀加剧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 A.沉积作用———断层———岩浆活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沉积作用 9.下列关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西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B.②附近可见古猿人化石 C.③附近未发生侵蚀作用 D.③处附近沉积从未间断 内河航道是河流水道中相对固定、能够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船舶由下游向上游行驶为上行,反之为下行。下图所示河段河水水位、流速和流向会随潮汐发生周期性改变。该河段各航道均能保障小型船舶全时段双向通行。该河段船舶航行时须靠航道右侧行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涨潮时段,该河段经常出现上行小型船舶的通行高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面落差 B.河流水深 C.泥沙含量 D.河面宽度 11.大型船舶无法直接经福北水道下行停靠P港,须经福中水道下行,转如皋中汊上行停靠P港,其主要原因是P港附近的下行航道( ) A.水位高 B.水流急 C.淤积强 D.曲率大 12.船舶夜间航行时,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监测流速 B.探测水深 C.测定流向 D.校正航向 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他流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这种现象叫河流袭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