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3课:追求民主价值 3.2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2.道德修养:理解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理性行使公民权利,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法治观念: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重难点】 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难点:掌握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并在实践中运用。 【自主预习】 带着以下问题,浏览教材P37———42 1.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公民增强参与民主生活的意识。(原因、要求、做法) 【议题式教学】 总议题:如何成为有责任感的民主小主人? 子议题一:民主离我们远吗? 子议题二:民主工具箱里有什么? 子议题三:怎样做民主小主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西安中学生提案被带上全国两会” 提问:1.你怎样看待这些同学的提案行为? 答:具有主人翁意识,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提问:2.除了向政协委员递交提案,我们还有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答:(1)采用APP、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2)通过官方微博、新闻媒体反映问题; (3)向家长、老师反映 提问:3.你会如何参与类似活动吗? 引出:子议题一:民主离我们远吗? ●(图片)某社区通过居民投票决定小区儿童娱乐设施增设方案。 问题讨论: 1.如果居民不参与投票,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总结:小区增设的儿童娱乐设施不一定符合居民的要求,或者不能较全面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何意义? 议题小结:民主离我们远吗? 1.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生活? ①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②重要性: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③对国家的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子议题二:民主工具箱里有什么? ●(观图片)知行使民主权利之途径 总结: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A.民主选举 ●(图片)班级班干部选举 (图示)从选民角度: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从候选人角度: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候选人必须超过半数) ●(思维辨析)“投谁一票” 同学1:谁当选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同学2:谁能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 同学3:谁弱势,票就投给谁 同学4: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说说理由 总结:不同意。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参加民主选举。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小结: A1地位: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A2形式(4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A3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A4态度(要求):积极、主动、理性参加民主选举。 ●(视频)结合视频,说说民主协商的意义 总结:①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②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进行民主协商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论证、提案、座谈 B.民主协商 B1意义: ①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②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B2方式:论证、提案、座谈 ●(视频)观看视频,说说听证会上有哪些人参加?对于最终的决策有什么作用? 总结:检察官、市民、调研员、市人大代表、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旁听人(广泛的公民参与) 作用:①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②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