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 编号:23958616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09-27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法律,民法,案例,关系,小明,学习
预览图 4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模块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联系电话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阐述民法、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等概念和民法基本原则,侧重阐述民法典制定与意义,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以及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属于民法一般性和原则性知识为后面具体学习奠定知识基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生活中的民事纠纷,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民法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学情分析 学生已知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了解法律含义、特征、作用。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涉及法律专业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浅层次的认识。通过学习法律常识,形成初步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但教材内容较多的是法律专有术语,学生难以形成深层次的认识。教学中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分析,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目标确定 依据课标“1.1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培养学生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的政治认同;理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民法的基本原则。 学习难点:民事法律关系要素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民法和民法典 教师活动 展示本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的思维导图 出示《民法典》图片,教师说明民法典颁布与实施重大意义 教师总结: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更好保护人民合法权益。以此我们要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总议题:总议题:民法典是如何保护公民的幸福生活的? 议题一:准确理解民法和识别民事法律关系 议题二:全面依法治国既要德润人心又要法安天下 议题三: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学生活动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设计意图 以真实复杂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感受到人的一生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领会民法典的地位重要性,引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思维导图学生明确本课地位。环节二:议题一:准确理解民法和识别民事法律关系 教师活动 议学情景: 案例1:小明7岁,他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一款游戏充了3000元,小明的妈妈能够追回这笔钱吗 案例2小明初中毕业开始打工,在17岁的时候,每月 由3000元的收入,后来小明想出资入伙几位成年同事新开的小店,小明能入伙吗? 案例3 小明25岁开店因为偷税被税务机关进行处罚。 案例4小明30岁与妻子打离婚官司,法院判决:房产归女方所有。 案例5小明45岁时与王某有债权纠纷,法院判决:限判决生效后被告王某归还原告小明10万元借款。 案例6在某商标使用纠纷中,法院判决:甲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乙公司的注册商标,并赔偿相应损失。 案例7在某斗殴案件审理中,法院判决:被告人王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6个月。 学习任务:1分析民法含义说一说案例3适用于民法范围吗?为什么? 2依据P4内容,回答案例1,2;说一说案例2中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3民事法律关系包含哪三个要素。请填写下面表格.依据P5相关链接“民事权利”,上述案例哪些体现了人身关系,哪些体现了财产关系? 案例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权利案例4案例5案例6案例7 学习任务总结: 1.平等主体,税务部门与小明之间是行政管理与被管理 2.案例1小明不满8周岁未成年人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