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学业考试 / 学考模拟 / 编号:23972427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地理(七)(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26 科目:高中地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作用,完成,大气,堆积,洋流,辐射
预览图 0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地理(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國 第I卷(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金 的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于我们以地球为家园的人类来说是最重要的星球。据此完成1一2题。 1.太阳能量来源于 A.外部核聚变 B.内部核聚变 C.内部核裂变 D.银河系中心 2.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A.风能发电 B.核能发电 C.利用煤炭取暖 D.水能发电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以便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请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的逆辐射作用强 B.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茶 C.大气的散射作用强 D.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4.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C.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D.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右图为云南省元阳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5~7题。 作n 冬5.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有 A.水圈、生物圈 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毁 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6.图中各圈层 A.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存在着物质迁移但没有能量转化 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D.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 灯 7.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B.生物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水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右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读图完成810题。 北关洲 8.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法回 海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东岸为暖流 南关洲 9.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 B.洋流将使沿海地区变得湿润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P处洋流不参与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49 10.墨西哥湾海底石油发生泄漏,下列四地最先受到污染的是 (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完成11~12题。 甲 丙 11.形成甲、乙地貌的主导因素是 A.流水堆积、火山爆发 B.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地壳运动 D.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12.广西桂林常看到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 貌”的实验。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接下来将 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然后将饮料瓶中的水匀速倒入河槽。右图为某 同学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一 14题。 13.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处冲走的沙子多 B.乙处留下的沙子多 C.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 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地多 14.该模型模拟的河段 A.主要为河流的上游,常见V型峡谷地貌 B.乙处适宜发展聚落 C.主要为河流中下游,常形成河流冲积平原 D.丁处适合修建河港 在中国的松过流域和三江平原分布着一种土壤(如右图),人们描述它“插 根筷子会发芽”。据此完成15~17题。 15.“插根筷子会发芽”是因为该土壤中 ( A.有机质多 B.空气含量多 C.矿物养分多 D.水分含量高 16.与该土壤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弱 B.气温高,有机质不容易被分解 C.地势低平,河流挟带的养分容易富积 D.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土层深厚 17.为保持土壤持续的生产能力,对该类土壤合理利用的方式是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